出自清孙原湘的《兰舫纪游(其二)》
拼音和注音
yī chūn yù yàng bì fú sī , shēng xī hé céng wài yuàn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声息:声息shēngxī∶声音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荷塘月色》∶情况或消息领导和群众声息相闻,脉搏相通他们在战乱中失散了,至今声息全无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原诗
一春玉恙闭罘罳,声息何曾外院知。
今日花前扶病出,教郎知道减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