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张昱的《热》
拼音和注音
nán zhōu dà shǔ hé kě dāng , xuě bīng bù jiě sān fú li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大暑:大暑dàshǔ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月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时候最热
不解:(动)不理解:~之谜。②(形)不能分开的:~之缘。
三伏:1.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2.特指末伏。
张昱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原诗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