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答陆鼎仪诲言》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bèi yīng guān , cè shēn qún xián hò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侧身:(动)歪斜身子:他~躲到树后。②同“厕身”。
群贤:亦作'群贤'。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缨冠:'缨冠'形容急迫或急切救助他人。仕宦的代称。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少年被缨冠,侧身群贤后。
狂悖寡自持,多言众所咎。
繁辞剧无益,欲制已出口。
有时杂诙谐,触冒遭诋诟。
虽言不为虐,于德实云疚。
三复白圭篇,令人重颜厚。
愧无请益辞,负我直谅友。
陆君多雅怀,指我以瑕垢。
翻然为起敬,竦立敛双肘。
退之喜嘲狎,籍谏终不受。
才高使之然,嗟我实未有。
书绅古人戒,敢不佩左右。
感子期重陈,终焉愧琼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