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
不实于亶。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
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作品评述

板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注释
1.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2.卒瘅(cuì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
3.不然:不对。不合理。
4.犹:通“猷”,谋划。
5.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6.亶(dǎn):诚信。
7.大谏:郑重劝戒。
8.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9.蹶:动乱。
10.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11.辞:指政令。辑:调和。
12.洽:融洽,和睦。
13.怿:败坏。
14.莫:通“瘼”,疾苦。
15.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16.嚣(áo)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17.维:是。服:用。
18.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柴。此指樵夫。
19.谑谑:嬉笑的样子。
20.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21.蹻(jué)蹻:傲慢的样子。
22.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23.将:行,做。熇(hè)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24.懠(qí):愤怒。
25.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26.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27.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28.殿屎(xī):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29.葵:通“揆”,猜测。
30.蔑:无。资:财产。
31.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32.牖:通“诱”,诱导。
33.埙(xūn):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chí):古竹制管乐器。
34.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35.益(ài):通“隘”,阻碍。
36.辟:通“僻”,邪僻。
37.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38.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39.大师:大众。垣:墙。
40.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41.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42.宗子:周王的嫡子。
43.戏豫:游戏娱乐。
44.渝:改变。
45.驰驱:指任意放纵。
46.昊天:上天。明:光明。
47.王(wǎng):通“往”。
48.游衍:游荡。

板鉴赏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板创作背景

  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国语》曾记邵公谏厉王弭谤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诗即是为讽刺周厉王而作。其创作时间,应是在国人暴动、驱逐厉王出镐京之后与共和执政之前的混乱时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南山雪色老于菟,镜里功名镊髯须。袖裹白巾渠信否,樽前一掷看呼卢。

诗经

雕戈偃玉塞清明。道德洽和平。龟畴凤柙,腾实飞英。岱畎让功成。汾水上、寅辂銮声。荐精诚。仙宇玉为京。圭洁奉高明。瑶山银榜,固国本丕闳。诏公卿。绵蕝殉舆情。稽阳位,报本郊坛畤,助祭俨簪缨。祖宗配侑,朱燎晶荧。百礼备丰盈。答天地、用厚怀生。泰黎氓。千畿先润泽,万

诗经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诗经

狂吟辞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诗经

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兵散荒营吹戌笛,僧从败屋卢茶烟。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

诗经

山寺莺花里,县知载酒行。青春随梦断,白发伴愁生。烂醉真吾事,忘机岂世情。书来得佳句,双眼暂增明。

诗经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诗经

孟公泣竹地,今是布金园。不保五亩宅,非无百代孙。

诗经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

诗经

曾记窗蝇古德诗,笑渠未有出头时。蓦然撞破窗间纸,透出虚空未是迟。

诗经

计相声名久不磨,庆余丰报属君多。原鸰重遇非常主,庭鲤仍收最上科。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仁人天岂惜眉寿,自要曾孙同逝波。

诗经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诗经

严精伐鼓趋晨鸡,龙媒戒仗喑无嘶。宰臣奏事左墄降,史臣曳履东阶跻。永康太守臣申之,上殿音吐干虹蜺。曰臣前领大农簿,试郡得请今当西。鞑人求通反其使,金人匿壮招叶携。勿言残金继前好,将贰鞑靼摇青齐。时将有反事有间,玩岁愒日忧噬脐。皇帝瞿然日是是,伸颐颔首天听低。

诗经

齐居皇皇,琼琚锵锵。承祭之初,其如在旁。挹彼注兹,储禧迎祥。神之听之,欣欣乐康。

诗经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诗经

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痛哭书生不见归,朱董何人呼得起。深衣大老为腐儒,纨荅小儿称丈夫。学士时为八风舞,将军日醉千金壶。人间赤子苦钳牜,抱麟反袂空流涕。呜呼噫嘻!不有祝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

诗经

神水华池,汞铅凝结,虎龙往来。问子前午后,阳销阴长,自然炉鼎,何用安排。灵宝玄门,烟萝真境,三日庚生兑户开。泥丸透,尽周天火候,平步仙阶。蓬莱。直上瑶台。看海变桑田飞暮埃。念尘劳良苦,流光易度,明珠谁得,白骨成堆。位极人臣,功高今古,总蹈危机吞祸胎。争知我

诗经

故人为别动经春,野渡维舟送夕曛。银烛照窗秋听雨,角弓悬壁晚看云。山城旗影中流见,草阁书声隔岸闻。江汉茫茫多旧识,犹能俎豆说将军。

诗经

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诗经

老翁病起厌端居,随意东西不问途。霜野草枯鹰欲下,江天云湿雁相呼。空垣破灶逃租屋,青幔红灯卖酒炉。未畏还家踏泥潦,园丁持炬小儿扶。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