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山下官悰冷,应有新吟续七哀。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孔武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公山下官悰冷,
应有新吟续七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黄公山下的景象,而官悰则是指官吏的冷漠。诗人认为,黄公山下的官吏应当有新的吟咏来续写《七哀》。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官吏冷漠的不满和对文学的期望。黄公山下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官悰冷的描述暗示了官吏对百姓的冷漠和无情。诗人希望这些官吏能够创作出新的诗歌来续写《七哀》。

《七哀》是指《史记》中的《七哀诗》。这是一首描述楚怀王刘贺被秦军俘虏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亡和人民苦难的悲伤之情。诗人希望黄公山下的官吏能够通过创作新的诗歌,继续表达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官吏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并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黄公山下官吏的冷漠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呼吁官吏以文学的形式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文人对官吏的期望和对文学的推崇,同时也传递了对国家兴衰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工部文章裕后昆,桥斋遗稿炯然存。偶拈同谷悲歌句,又把愁肠搅一番。

渔父醉,钓竿闲。柳下呼儿牢系船。高眠风月天。

吴质车中载甲兵,辛毗颈上毛轻。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宪英。

万里江南客,三年泽畔身。惊弦已疮雁,涸辙欲穷鳞。日月奔腾晚,烟花感慨春。谁能为此曲,无乃数奇人。

谪仙读书处,零落依长松。世人皆欲杀,头白想飘蓬。

正尔元无事,胡然不自聊。髯衰纷若雪,梅早缀如椒。太白倾残榼,方炉爇柿樵。宦才成此味,隐莫待渠招。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西州余一老,六月上穷山。仲子何时到,三吴说鬓斑。土风添药费,圣代有生还。归梦商於近,音书报是间。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

强栽髭鬓较锱铢,眼底精神不解枯。许我苍颜殿诸老,可能同读远游无。

正堪休手足,好事降为奴。具眼感君惠,无心真我徒。耐寒曾得友,蒙耻恐非夫。却羡木居士,盘鸠赐策扶。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江流入海情无限,莫雨连山醉似泥。梦里兴亡应未觉,后来愁思独难齐。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玉皇重赐瑶池宴,琼筵第二十四。万象澄秋,群裾曳玉,清澈冰壶人世。鳌峰对起。许分得钧天,凤丝龙吹。翠羽飞来,舞鸾曾赋曼桃字。鹤胎曾梦电绕,桂根看骤长,玉干金蕊。少海波新,芳茅露滴,凉入堂阶彩戏。香霖乍洗。拥莲媛三千,羽裳风佩。圣姥朝元,炼颜银汉水。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一念爱亲无彼此,向来情义笃年家。稍伸九地幽幽恨,此事期君可咄嗟。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