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荷湖二首

悲风我眼涩,酸狖我耳愁。
我颠水没马,我起雪满裘。
百里不逢人,岂有烟火投。
却倚青壁望,白雾满九州。
苍苍运乃尔,何地放我忧。
夜卧梦成魇,犹疑拔山湫。

作品评述

《至荷湖二首》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悲风我眼涩,
酸狖我耳愁。
我颠水没马,
我起雪满裘。
百里不逢人,
岂有烟火投。
却倚青壁望,
白雾满九州。
苍苍运乃尔,
何地放我忧。
夜卧梦成魇,
犹疑拔山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诗人身处荷湖之畔,感受到凄凉的风使他的眼睛疼痛,阴郁的风声使他的耳朵忧愁。他没有坐骑可乘,只好步行穿越冰雪,衣裘上满是积雪。在漫长的旅途中,他未能遇到一位旅人,无法与他分享炊烟和篝火。他只能倚靠在一座青色的山壁上,遥望着苍茫的天空,白雾弥漫整个大地。他感慨运命如此,何处能放下内心的忧愁。夜晚躺在床上,他的梦境充满了恐怖的幻影,他仿佛感到自己在攀爬险峻的山岭和陷入深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凄凉、忧伤的笔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顿。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痛苦体验。他身处荷湖,周围景色苍茫,寂寞无人,白雾弥漫,形成了一种阴郁的氛围。诗中的"悲风我眼涩"和"酸狖我耳愁"运用了病理化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痛苦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诗中的"我颠水没马,我起雪满裘"描绘了诗人艰苦的旅途和身临其境的困境。他没有坐骑可乘,只能步行穿越冰雪,身上的衣裘被积雪所覆盖,显示出诗人的孤寂和艰辛。"百里不逢人,岂有烟火投"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论走多远都无法遇到一位伴侣,无法分享人情烟火。

诗的最后两句"夜卧梦成魇,犹疑拔山湫"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恐惧。夜晚躺在床上,他的梦境充满了可怕的景象,他仿佛在梦中攀爬险峻的山岭,陷入深渊。这种痛苦和恐惧使他产生了挣扎和迷茫的情绪。

总体来说,《至荷湖二首》是一首表达孤寂、忧伤和困顿情感的诗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痛苦表达出来。诗中运用了病理化手法,将诗人的痛苦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表达的力度。整首诗以凄凉、忧愁的情调为主,通过对孤独、艰辛和恐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困境和无奈。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至诚旁过,柔祗格思。奉以琮币,致诚在兹。

弃官谓逍遥,劳苦殊未既。荒畴须垦辟,破屋久涂塈。疾深药难求,食尽谷暴贵。安能作经营,但觉睡有味。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费。虽云未遽死,饥冻亦可畏。颇思从李广,小猎聊吐气;复恐灞亭归,邂逅逢醉尉。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

楼西落照炫新晴,檐雨犹余点滴声。信手取书开数叶,秋凉初喜夜灯明。

数载从军似武夫,今随戎捷气偏粗。汉皇若问何为者,免道高阳旧酒徒。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天生天杀岂天怒,忍使朝朝喂猛虎。关东驿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税人场。张彦雄特制残暴,见之叱起如叱羊。鸣弦霹雳越幽阻,往往依林犹抵拒。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顺势亦然,一剑猜狂敢轻动。

楼迥眠曾著,秋寒夜更加。市声先晓动,窗月傍人斜。役役名和利,憧憧马又车。如何泉石耳,禁得许谊哗?

岳麓一樽酒,湘江万里秋。匆匆别后语,冉冉岁华流。正喜重相见,胡为不少留。参军诗俊逸,还肯寄来不。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摐末。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云边举手笑相揖,凌云意气横清秋。高谈雅论倾四座,自言曾到燕山游。雪中射虎随飞将,原上呼鹰从列侯。酒酣驰向城南猎,腾身飞鞚轻一瞥。赤手获得千年狐,路人纵观夸勇捷。卿家严君谁得如,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天如有定开平治,宁患无人安子思。到出手时须卓卓,逢开口处莫期期。

驱车下峻坂,西走龙阳道。青烟人几家,绿野山四抱。鸟啼春意间,林变夏阴早。应近先生庐,民风亦淳好。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鰌蛇结。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锺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飞龙殿嵌何崔鬼,黄须龙种去不回。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软红湿雨胜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

沧江浩渺寄星槎,望极纷纷两眼花。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鸱夷信得平生乐,仲御尤宜抵死夸。仓父慙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

鸟之行空,鱼之在水。江湖相忘,云天得志。拟心一丝,对面千里。知恩报恩,人间几几。

道乡千古一清风,雪壁银钩墨尚浓。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後碧纱笼。

汾阴有古鼎,金景歊浮云。斡弃不知爱,瓦豆荐苾芬。提携向中庭,拂拭苍藓纹。虽非大籀篆,仿佛犹八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