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题目为《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
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

译文:
商朝的悲哀还未散去,时光却已经转瞬间到了秋天。
祥和的琴声尚未奏响,我内心的悲伤却不能停留。

诗意:
诗人以商朝的悲哀为引子,表达了时光飞逝的感慨。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以商朝的悲哀象征人生中的悲伤和遗憾。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意识到时光已过,秋天已到,而他的内心悲伤却不能消散,无法抚平。

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

译文:
而此诗语仅是韵律之言,还未被铭刻在金石之上。
羲和生了五个儿子,总有一个儿子能出类拔萃。

诗意:
诗人自谦自己的诗作尚未达到被铭刻在金石上的程度,暗示自己的诗才尚待磨砺。接着,诗人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羲和生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和努力,希望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出现出色的作品。

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
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

译文:
我家有两个许(指苏轼的两个儿子),下笔从不停歇。
你说我不能作诗,这话无人相信。

诗意:
诗人自嘲地说,他有两个儿子,指代自己的作品可以继承他的诗才。他表示自己写诗的才华不会停止,坚定地反驳了别人对他不能作诗的质疑。

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
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

译文:
千钟酒可以比拟尧舜时的盛宴,百榼酒可以比得上丘王时的饮宴。
我这个陶士衡虽然不起眼,却要以大白浮(指出色之作)来自勉。

诗意:
诗人通过对古代盛宴的描绘,表达了对酒宴的向往和对自己作品的期望。他自谦地说自己虽然平凡,但仍然希望能用出色的作品来自我激励。

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
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译文:
在酒中不容有失误,醉了就不会被鸥鸟所惊扰。
明天将要惩罚两个儿子,已经洗净了两只玉舟。

诗意:
诗人以酒为比拟,表达了对酒宴的纯粹追求和享受。他说在酒宴中不能有瑕疵,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高且精益求精。同时,他提到明天要惩罚两个儿子,洗净两只玉舟,暗示明天将开始新的创作,洗去前一天的尘埃,重新出发。

综合赏析:
这首诗词以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悲伤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己诗才的期望。诗中使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商朝的悲哀、羲和生五子、千钟酒和百榼酒等,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力。

诗人在诗中展现了自谦和自嘲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期望和不屈的精神。他坚定地反驳了别人对他不能作诗的质疑,展示了自己的决心和自信。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家庭、酒宴等元素的交织运用,展现了苏轼深沉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饱含深情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艺术的思考,展示了他在时光流转中的思绪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指挥已失铁如意,赐予宁存玉辟邪。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

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谁言川藞磋,具相三十二。

宾鸿几过澱山湖,夜夜西风转辘轳。苜蓿草衰江馆静,枇杷叶老石泉枯。曲终明月闲歌扇,病去寒灰满药炉。客梦不堪千里远,故园篱菊正荒芜。

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精神清。罗浮奔走外,日月无短明。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草木多古色,鸡犬无新声。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去矣丹霄路,向晓云冥冥。

相国推心本至平,欲使萧艾作兰馨。孤根易变终微钱,美泽难沾漫晦冥。楚客尝闻纫若若,王孙谁复顾青青。东风已与生成足,不敢希蓂在帝庭。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西园罢宴游,东阁念林丘。特减花边峭,来添竹里幽。忆过阳朔见,曾记大湖求。从此频吟绕,归山意亦休。

书疏虽能数,飘零可奈何。每怀谈绪远,更益鬓丝多。治行今难及,声名保不磨。公宁免腾踏,我乃愿婆娑。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重阳子。全真理。阴阳颠倒怎生使。*哩,哩*。这头行,那头止。冲和上下分明是。*哩,哩*。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一段风光,宁容描邈。祖祖相传,将错就错。不以佛法作人情,掣电机前活卓卓。

水流云散海天涯,与子长游亦可嘉。归马迹漫燕峤雪,啼鹃血染楚城花。乾坤浩荡空双眼,南北迢遥事一家。三叠琴心谁解意,蓬莱归路蹑青霞。

万里草不生,三昧号无诤。梦游观玉境,毕竟是谁行。在处曼曼地,只道无两般。法门非出入,学者莫颟顸。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秋满江头红叶。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老子斋居罢击鲜,木盘竹箸每随缘。邻僧不用分香钵,莲芡犹堪过半年。

雁落苍烟外,蝉吟夕照中。与谁论古道,独自立秋风。远岫青无数,晴波碧四空。故人成久别,不见寄诗筒。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