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独立南亭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
如今有待终身贵,未若忘机尽日闲。
心似蒙庄游物外,官惭许掾在人间。
开襟自向清风笑,无限秋光为解颜。

作品评述

《秋晴独立南亭》是唐代诗人杨发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现出诗人在秋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独自立在南亭上,与自然相对,感受着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诗中描述了诗人闭目迎着南风,期待着那些幽静的候鸟能够归来。虽然有时候鸟儿并没有飞回来,但是他从中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他认为,有时候,等待的过程反而更加美好,而不是等待的结果。他并没有追逐物质的财富和地位,而是更加享受生活中的宁静和闲适。

诗人自称心境像庄子游于物外,官位卑微的他却惭愧于人间俗务。他毫不羞怯地敞开心胸,享受清风和无尽的秋光,这成为他解忧的良药。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他对物质财富和地位的淡漠态度。他通过静心感受秋天的美丽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昼对南风独闭关,
白天迎着南风闭上眼,
暗期幽鸟去仍还。
暗自期待着候鸟归来,虽然它们有时会飞去,却还会回来。
如今有待终身贵,
如今等待终身难得到,
未若忘机尽日闲。
不如忘却机关,整天闲适自在。
心似蒙庄游物外,
内心如同庄子游在世外,
官惭许掾在人间。
我羞愧于世俗的职位。
开襟自向清风笑,
敞开胸怀,笑迎清风,
无限秋光为解颜。
无尽的秋光使我心情明朗畅快。

这首诗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它教导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享受自然的美丽,不要追逐虚荣和功名。诗词唤起人们对自由、宁静和内心平静的思考,有一种深深的韵味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杨发,字至之,先为同州冯翊人,父遗直始家于苏州。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工于诗。太和四年,(公元八三o年)登进士第。历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后为岭南节度,严于治军。军人遂怨起为乱,囚发于邮舍。坐贬婺州刺史,卒于任。发为诗清新浏亮,传世颇多。唐代著名诗人。

诗词推荐

满握珠玑何自来,晴窗初喜拆书开。信哉天下有奇作,久矣名家多异才!隔阔经年如许进,超腾它日若为陪?山阴道上霜天好,安得相从赋早梅?

一水绕孤岛,闲门掩春草。曾无长者辙,枉此问衰老。

少日狂疏触怒嗔,每缘忧患丧吾真。晚牧咄咄书空手,却作腾腾任运人。

春来饶梦慵朝起,不看千官拥御楼。却著闲行是忙事,数人同傍曲江头。

不著芙蓉近路栽,菰蒲深处却花开。晚香特地清人骨,多谢西风得得来。

逆旅频连风雨床,归来踪迹两参商。谁知缠隔路三舍,不似相从天一方。壶山白认梅将雪,潮水黄知菊已霜。便去也须留驿道,欲携斗酒话彷徨。

四月二十五,久晴忽尔雨。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这个犹是时节因缘,未是衲僧门下消息。北山老大虫,咬杀南山虎。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倚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平生不识桥南路,闻道清流带烟树。今朝开卷一欣然,恍若身亲到其处。徐郎独立嶷如山,招不能来麾不去。旧居万瓦碧浮烟,结茅却就桥南住。雪尽春生水似蓝,想君清啸钓鱼庵。道上红尘高十丈,断无一点到桥南。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殷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谁来看山寺,自要扫松门。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颠狂绕树猿离锁,跳踯缘冈马断羁。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身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暮程闻潦涨,投宿取村斜。凉借保方雨,香来隔浦花。翁分区种粒,妇进圃抽芽。官驿应无此,通宵梦亦佳。

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

梅子欲黄时,霖雨晚来初歇。谁在绿窗深处,把彩丝双结。浅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团香雪。□指墙头榴火,倩玉郎轻折。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九十春光已暗过,雕阑花信竟如何。应知雨意和愁约,雨到床头愁亦多。

缓步胜骑马,迷涂问跨牛。莼丝方扰扰,湖水亦悠悠。解后因成款,淹留却当游。旁观君共我,真是两沙鸥。

为念春来客思悲,欲教一醉对花枝。那知饮量新来减,不似江亭看妓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