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桂

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作品评述

《山中桂》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树拂丹霄,
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
先袅最长条。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山中的桂树。桂树高耸入云,无论在四季之间都保持着青翠的颜色。诗人问道,秋风从哪里吹来,首先吹动的是最长的桂条。

赏析:
《山中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桂树景象,表达了桂树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青春。桂树作为一种常绿树木,象征着坚韧和不朽的品质。诗中的"八树"指的是桂树高耸入云的景象,展现了桂树的雄伟和壮丽。"四时青不凋"表达了桂树四季常绿的特点,无论春夏秋冬,都保持着青翠的颜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不变的美好。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秋风,秋风吹动的是最长的桂条,这句话意味着秋天是桂树最美丽的季节,也暗示了桂树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桂树的特质,寓意深远,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深远的寓意,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介绍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吹箫江上晚,惆怅别茅君。踏火能飞雪,登刀入白云。晨香长日在,夜磬满山闻。挥手桐溪路,无情水亦分。

咏史

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露桃宫里随歌管。一曲霓裳红日晚。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咏史

六七年来春又秋,也同欢笑也同愁。才闻及第心先喜,试说求婚泪便流。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事不梳头。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

咏史

程子音书岁月赊,几年泉下始咨嗟。孤忠曾奏三千牍,绝艺宁论十四家。白发父号无泪绝,青箱儿恨有尘遮。人生到此成何事,第二碑成亦谩夸。

咏史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咏史

日日楼心与画眉。松分蝉翅黛云低。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蓖。朝暮宴,浅深杯。更阑生怕下楼梯。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卢郎年少时。

咏史

楼船载日下江南,吹凤鸣鼍御酒酣。吴花十月迎黄幄,隋柳千秋映锦帆。

咏史

阿翁学道已多年,翻使湘灵先著鞭。为种绛桃三万树,迟予蚤晚洞门前。

咏史

去国有华发,出关无送车。未能尽韬晦,紫气作前驱。

咏史

览德来何代,慵归丹穴藏。甘心化为石,万岁瑞吾皇。

咏史

老去无家天一方,安贫东土羡刘郎。夜来一陈西风起,闻得山亭酒味香。

咏史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因与太师欢笑处,为吾方便觅彭州。

咏史

旅锁倾城慰寂寥,诗篇到眼见贤劳。三年鸾凤风声好,万里骅骝地步高。

咏史

里饭驱儿候暖耕,堘泥滑滑不堪行。如何说得农家苦,雨笠风蓑过一生。

咏史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咏史

庆绪千重秀。鸿源万里长。无时犹戢翼。有道故韬光。盛德必有后。仁义终克昌。明星初肇庆。大电久呈祥。

咏史

才结岁寒盟,归来诧太平。阁中呼尚父,殿下狎门生。着手营三窟,回头失两京。闻今不闻古,咄咄诡知兵。

咏史

关雎于飞,洲渚之湄。自家刑国,乐且有认。

咏史

姑苏访虎丘,西庵作清游。能谈著书人,老僧非黑头。义兴望荆溪,景坡亦前修。不能乘桴者,沧波没白鸥。

咏史

君不闻泗滨亭长送徒如咸阳,徒夫怀归多道亡。泽中置酒饮相诀,吾亦从此奔芒砀。阴风萧萧导者惧,前有修蛇怒横路。酒酣拔剑肯留行,划断蜿蜒不回顾。河明月出人踵来,彼媪何冤号且哀。谓遭赤帝屠吾子,语竟莫知安在哉。真人闻此自心许,茫茫四海吾其主。虎变龙飞十二年,馘项枭

咏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