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梦寄赵紫芝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
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
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
执手一悲唤,惊觉妻与儿。
起坐不得省,清风在帘帷。
平明出南门,将以语所知。
过子旧家处,寒花出疏篱。
萧萧黄叶多,袅袅归步迟。
子去不早还,何以慰我思。

作品评述

《述梦寄赵紫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徐玑。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
The river water surges and surges, crossing the river in separation.

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
I bow before your guesthouse, seeing you in disheveled clothes.

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
I ask what you've been up to, as the traveler has not yet returned.

执手一悲唤,惊觉妻与儿。
Holding hands, I cry out in sorrow, startling my wife and child.

起坐不得省,清风在帘帷。
Unable to sit or lie down peacefully, a gentle breeze rustles the curtains.

平明出南门,将以语所知。
At daybreak, I leave through the south gate, intending to speak of what I know.

过子旧家处,寒花出疏篱。
Passing by your old home, cold flowers bloom by the sparse fence.

萧萧黄叶多,袅袅归步迟。
Rustling sounds of yellow leaves abound, leisurely returning steps are delayed.

子去不早还,何以慰我思。
You left without returning early; how can I console my thought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滔滔的江水,心中感叹着朋友的离去。在友人的客舍前,诗人看到朋友衣衫不整,显得有些颓废。他询问朋友离去的原因,得知朋友还未归来。诗人握住朋友的手,悲伤地呼唤,却惊醒了妻子和孩子。此时,诗人内心痛苦不安,无法平静地坐或卧,而外面的清风吹动着帘帷。天亮时,诗人离开家门,打算通过与人交谈来分散内心的忧虑。在经过友人曾经居住的地方时,诗人看到一片冷落的篱笆旁开着寒花。萧萧的黄叶在风中飘落,诗人的回归步伐也变得缓慢。友人离去的时刻没有提前归来,这让诗人无法安慰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江水滔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与友人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握手一悲唤,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诗人的清风在帘帷,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对比,突显了内心的不安和痛苦。最后,诗人对友人没有早归的失望和思念之情得到了表达,整首诗词透露出浓郁的离愁别绪和深深的友情。

这首诗词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离去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悲伤、无奈和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慨。

作者介绍

徐玑(一一六二~一二一四),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诗学唐人,与同时赵师秀、翁卷、徐照合称永嘉四灵。以荫入仕,歷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县丞。移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至官。宁宗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三。有《二薇亭诗集》。事见《水心文集》卷二一《徐文渊墓志铭》。 徐玑诗,以民国南陵徐乃昌影宋刻《永嘉四灵诗》丁集编爲第一卷,清顾修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简称顾本)多出影宋本之诗编爲第二卷。校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本(简称明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白衣归北路,玄造亦遗才。世上亡君后,诗声更大哉。

绿沼红泥物象幽,范汪兼倅李并州。离亭急管四更后,不见公车心独愁。

苍根封古苔,空腹餐冻雪。老意暗生香,丁宁勿轻折。

我家章泉旁,生事苦不足。惟余数亩地,有竹森似束。别束梦寐之,诗语见编录。况当萌茁时,熟杜樵采辱。官居亦何有,有此数竿绿。定应好事人,知我来此欲。不然朝暮间,何计能医俗。尚嫌地形浅,筍夥当掘斸。不能助幽深,何况增诘曲。袖短舞艰长,吾俸五斗粟。

岩云黏壁白,瀑雨点帘斑。诗句鸦初晓,乡愁日半山。故人来沼上,好鸟韵窗间。树近夜先到,村空春未还。

十五年前即别君,别时天下未纷纭。乱罹且喜身俱在,存没那堪耳更闻。良会谩劳悲曩迹,旧交谁去吊荒坟。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大门祖父昔闻声,交臂差池恨晚生。欲与万山修郡志,谁能三世擅诗名。故知龙颔无鱼目,更觉松心异舜英。字稳句圆经几炼,定应九转已丹成。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徽上人,真艺者。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

旷望极平川,遥心自黯然。空烟疑有地,远浪不分天。暮色孤帆外,寒声落雁边。年催长路客,归思倍堪怜。

石门江畔雁山前,芥室遥知更豁然。百鍊精明真是铁,不妨照破野狐禅。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郤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霜叶深於染,秋花晚自春。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高台一悄望,远树间朝晖。但见东西骑,坐令心赏违。始霁郊原绿,暮春啼鸟稀。徒然对芳物,何能独醉归。

象邑推三后,灵光赖此贤。老成俄已矣,远迩为潸然。孝敬心何极,公平录尚传。佳城隔风浪,忍赋薤歌篇。

帝恩三沐寿亲筵,更数何人福庆全。纸眩鸾回馀旧诰,地占牛卧忽新阡。阴功不倚长年药,补处仍开上品莲。欲纪哀荣付丰石,诸儒当有笔如椽。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只在蓼花丛。

玉鉴十分满,清露一年秋。漂流踪迹,谁念楚尾与吴头。此夜刮明尘眼。望极好张诗胆。何处有高楼。浩荡银潢冷。缥缈白云浮。笑劳生,难坎止,亦乘流。阑干拍碎,清夜起舞不胜愁。万里关河依旧。一寸功名乌有。清泪滴衣裘。老去心空在,归梦绕苹洲。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