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作品评述

【注释】:
[1]:音“央”。
[2]:音“但”。
[3]:音“洪”。
[4]:音“标”。
[5]:音“服”。

【简析】:
本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
用兰汤沐浴带上一身芳香,
让衣服鲜艳多彩像花朵一样。
灵子盘旋起舞神灵仍然附身,
他身上不断地放出闪闪神光。

我将在寿宫逗留安乐宴享,
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放射光芒。
乘驾龙车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
姑且在人间遨游观览四方。

辉煌的云神已经降临,
突然间像旋风一样升向云中。
俯览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
横行四海我的踪迹无尽无穷。
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叹息,
无比的愁思真让人忧心忡忡!
①兰汤:兰草浸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②华:使之华丽。英:花朵。③灵:灵子,有神灵附身的巫觋。连蜷(quan2权):屈曲,此处指舞蹈时身体婀娜摆动的姿态。既留:已经留下来。④烂:分散的光。昭昭:小光(闻一多《九歌解诂》)。央:尽。
⑤蹇(jian3剪):梗阻,停留。憺(dan4旦):安。寿宫:供神之处。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⑥服:章服,指车驾上所树旌旗。
⑦周章:周游。

⑧灵:此处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⑨猋(biao1标):龙卷风,此处用为形容词。举:起。⑩览:看。冀州:古九州之一,此处代指中原大地,中国。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⑾横:横布或横行。⑿太息:叹息。此下二句祭巫所唱。⒀劳心:忧心,伤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赏析】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凭什么肯定是对唱的形式呢?首先,诗中说:“灵皇皇兮既降”,“灵”指神。又说:“灵连蜷兮既留。”《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广雅·释诂三》之说同。则此“灵子”或“灵”指云神或云神附身的巫。那么,诗中两处说到“灵”的部分,一处称说“君”的句子,都是祭巫所唱。而诗中“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和“览冀州兮有馀”二句非祭巫所应言,则又是云中君的唱词无疑。其次,《九歌》中另外四篇祭天神之诗,除《东皇太一》兼有迎神的作用,另当别论外,其余《东君》、《大司命》、《少司命》也都是对唱的形式。

  《九歌》的祭祀歌舞是在夜间借助于篝火或竹明、松明、灯光进行的,所以表现出一种神秘和恍惚迷离的气氛。

  《云中君》一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故《周礼·大宗伯》有雨师而无云师,《九歌》有云师而无雨师。屏翳或以为云师,或以为雨师,也是这个原因。“屏”是遮蔽的意思。“翳”,《离骚》王逸注:“蔽也。”《广雅·释诂二》:“障也。”则“屏翳”之名实表示了同“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一样的意思。周宣王祈雨之诗名曰《云汉》,贾谊悯旱之赋题曰《旱云》,俱可以看出古人对云和云神的看法。

  祭巫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乃是说祭享结束之后云中君远离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标志。神灵降临结束之后,则如狂飙一般上升而去。这里是表现云神的威严与不凡。“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则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二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祭云神是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风调雨顺。所以云神一离去,人们便怅然若失。《旱云赋》写云开始之时积聚给沓,互相连接,“若飞扬之纵横”,“正帷布而雷动”,结果却“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涤兮,日照照而无秽”。风吹云散,希望完全落空。赋的末尾说:“思念白云,肠如结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表现了同《云中君》极相近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云中君》对神的思念,只是表现人对云、对雨的乞盼之情。

  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诗词推荐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尘生铜碾网生罗。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和靖骨已槁,后来欲无说。细雨断魂句,妙处益清绝。朅来客异县,篱落泠风月。吟哦一字难,愧此枝下雪。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怜子遇明主,忧患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只鱼舠。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後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大汉解倒悬,文网舒急绳。朝仪取杂用,千载骂鄙生。燕石觅玉质,郑调求韶声。如何良有司,尚欲复秦刑?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金阙瑶阶路不迷,白云翠岭一般齐。我今要达参寥境,借作凌虚万丈梯。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轩冕功名何足为,先生聊作易农资。汉庭诛死皆卿相,犹说才能胜滑稽。

砚香不肯与山留,雨浥寒花断送秋。后夜酒醒诗更好,淡烟荒草并渔舟。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素业平生笔砚交,粗官何事管榜敲。自伤放逐生中热,时对清风解外胶。掞藻更窥青玉案,分甘常记绿罗袍。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

梅蕊何曾见,诗筒已再开。如怜今岁尽,唤起好春来。咫尺花当动,侵寻老故催。不知荣悴阅,更得几何回。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