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题白塘下刘氏园(其一)》
拼音和注音
fēng guò hé tún shì , chuī xīng mǎn lǐ lǘ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河豚: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生活在海中,有些也进入江河。也叫鲀(tún)。
里闾:里巷;乡里。指乡里友人。泛指民间。
过河:渡过河流之意。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督人池馆好,门外即扶胥。
尽日惟烟水,无人只老渔。
蟹多霜降后,鱼上水生初。
风过河豚市,吹腥满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