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慈铭的《念奴娇十一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qiū qiān qiáng jiǎo , yè lái míng yuè liáo lu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秋千:(名)一种运动和游戏的用具,在木架或铁架之间系上绳索,下面拴一块长板。人在板上用力蹬以来回摆动。
夜来:〈名〉某些地区指昨天。
撩乱:纷乱。
墙角:相邻墙壁的交角。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原诗
入春几日,又匆匆分得,韶光刚半。
病里每愁佳节过,何况天涯羁怨。
帐构馀香,罗巾残墨,零落无人管。
东风归去,故园重问莺燕。
那见此际江南,澹烟微雨,玉笛吹都遍。
弹指十年重叠恨、偏到今朝凄断。
蜡桃花,绿纨金蝶,可惜闲庭院。
秋千墙角,夜来明月撩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