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
bǎiㄅㄞˇ-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部首扌
- 总笔画11画
- 部外笔画8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12132511312
- 笔顺顺序横/竖钩/提/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 统一码基本区 U+636D
- 五笔rrtf
- 仓颉qhwj
- 郑码dned
- 四角56040
- 异体字㪏 擺
“捭”字的意思
分开:纵横~阖。
“捭”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捭
bǎi ㄅㄞˇ
两手左右旁击。 分开:~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英语 to open; to spread out
法语 ouvrir,diviser,mauvaise herbe
“捭”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捭 bǎi
〈动〉
(1) (形声。从手,卑声。本义:两手横击)
(2) 两手横向对外旁击 [strike with hands]
捭,两手击也。——《说文》
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左思《吴都赋》
(3) 通“擘”。掰开,分开 [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
捭,开也。——《广雅》
捭阖。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注:“捭,拨动也。”
其燔黍捭豚。——《礼记·礼运》
“捭”字的辞典解释
捭ㄅㄞˇbǎi 動
兩手橫開向外旁擊。《說文解字·手部》:「捭,兩手擊也。」
開。參見「捭闔 」條。
捭ㄅㄛˋbò 動分開。《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唐·孔穎達·正義:「或捭析豚肉,加於燒石之上而孰之,故云:『捭豚』。」通「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