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三绝

大泽荒草阔,行人心惨凄。
边云时断续,流水自东西。

作品评述

《途次三绝》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泽荒草阔,
行人心惨凄。
边云时断续,
流水自东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行人在边境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之感。大片的泽地长满了荒草,给人一种辽阔而凄凉的感觉。行人的内心也被这种环境所影响,感到心灵的孤寂和悲凉。边境上的云彩时断时续,流水东西自流,这些景象进一步增加了诗中所描绘的荒凉氛围。

赏析:
1.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描写大泽荒草、边云时断续和流水自东西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作者对于边境旷野的真实描绘。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将这些景物与行人内心的凄凉情绪相结合,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行人心惨凄的描写,表达了行人在边境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之感。行人的心境与大自然景色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感氛围。这种情感表达既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心境,也可以理解为对于那个时代边境地区的普遍心理状态的抒发。

3. 音韵美:这首诗词运用了平仄和押韵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流畅。例如,“大泽荒草阔”中的“泽”和“草”相呼应,“行人心惨凄”中的“人”和“心”形成了押韵效果,增加了诗词的音乐美和韵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行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边境旅途中的凄凉氛围和人们内心的孤寂。诗词运用了精练的语言和音韵美,给人以深沉而悲凉的感受,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问君家在离骚国,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要期倾倒锦为囊。

明月可中庭,雁影沉寒水。烹金炉冷岁华深,九鼎遗言犹在耳。深深拨著,宿火通红。不假一槌成大器,刈禾镰子痴如风。秋晚台星照命宫,不亨通事亦亨通。持还赵国连城璧,换我萝窗一枕风。

国微地蹙政无网,其奈嬴秦势日强。遣胙已非仍入贺,却因致霸遽称王。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细分。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赤城千古一东湖,谁肯重开太极图。要得斯文传气脉,定须吾党立规模。圣贤不尽七分易,天地长存三字符。念念服行方是学,莫将枝叶费工夫。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招提万山底,古屋蔽烟霞。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繁阴沉雨脚,清响漱云牙。老衲眉如雪,相逢话作家。

玉人花下按凉州,白雁低飞个个秋。弹撒骊珠三万斛,当筵博得锦缠头。

每惜南冠懒读书,欣逢之子富三余。文章户牖虽频闯,师友源充或未疏。底事个中纷侘傺,坐教淫末费驱除。昭昭奄作冥冥去,悼尔能无一束刍。

一代司马公,山立皋稷后。声名竦华夷,所乐在五亩。著书不止陵左班,措世治平嘉佑间。不欺之学谁与嗣,元城逸驾君独攀。秀野之堂新断手,俨如拱侍公左右。扁榜结字吾何取,顾使与堂传永久。斯邕古篆学未成,钟王石经空典刑。向来玩碑一再宿,怒猊渴骥惭旧评。柴车争道乏妙领,

愁少怜诗酒,閒多忽簿书。登楼当白昼,冯槛看清滁。风急移凉榻,云归想故庐。往来桥上客,谁得见长鱼。

别业抛离水国,失身堕在糟丘。莫笑草泥郭索,策勋作醉乡侯。

幻体当如泡影观,法身清净本坚完。四千八万陀罗臂,艾炷教君何处安。

暇豫之吾吾不如鸟鸟。人皆集于菀。已独集于枯。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