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稿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作品评述

《送玉面狸》是苏轼的一首诗,它描述了玉面狸被捕后被送往京城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玉面狸被囚禁和遭受不公的同情和愤慨。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北方距飞狐信未通,
夜晚来到稿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
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
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
未问豺狼问此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玉面狸被捕后送往京城的情景,表达了对玉面狸遭受囚禁和不公待遇的同情和愤慨之情。诗中的"玉面狸"是指一种传说中美丽而机智的狐狸精,被囚禁在京城后,作者表达了对她的怜悯和对现实社会不公的批判。

首先,诗中提到北方距飞狐信未通,意味着玉面狸被困在北方,无法与外界联系。夜晚来到稿街东,暗示她被带往京城并被囚禁。

接着,诗中提到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表达了对玉面狸的同情。她是一个千年的妖精,却被当作了家庭妇女般的囚禁,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诗中还提到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表达了对玉面狸被远离故土、被迫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悲哀。她作为妖精,本应自在自由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地上,但如今却迷失了故土,并在京城中受尽了压迫和困苦。

最后两句诗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表达了对囚禁玉面狸的人们的不满和愤慨。作者指责那些豺狼般的人们,他们不去询问被囚禁的玉面狸的真实情况,而只关心自己的私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和诗意,表达了对囚禁和不公的愤慨,同时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对自由的渴望。通过描绘玉面狸的遭遇,苏轼寄托了对社会不公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指北黄龙饮,从西天马来。飞轮齐鼓浪,祝炮日鸣雷。中外通喉舌,纵横积货财。登高遥望海,大地故恢恢。

长瓶举我充自代,短檠留人为莫逆。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囿何朝无菜色。欲从举者便弹冠,回顾石交难割席。子墨客卿善运筹,更问渠侬决去留。墨卿转问子虚子,欲说还忘一笑休。

辛丑随浮梗,钟陵得盍簪。潜藩门若市,敛板客如林。气宇黄陂阔,词源陆海深。二豪谈正剧,一坐口俱瘖。诗社初容入,交盟后失寻。云山千里眼,梦寐八年心。九陌迎连璧,孤灯话断金。始犹疑面目,徐复记声音。虾菜随宜簇,茅柴取意斟。行藏更见告,文行互相箴。愤敌常旁午,忧时

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尸素慎勿惭,策勋

石田硗确万山隈,逢春荒年更可哀。尽日几人担米上,长年何处得钱来。扣门强贷刑难逭,闭户清饥死又催。不是乾坤刍狗汝,要令个个学颜回。

金谷已空尘。薰风祝攥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脉无言。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登临未云厌,谈笑方自适。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

白蒿青柘颓垣中,三日烟爨始得红。故书簌簌委鼠向,向夕托宿如鹅笼。浊醪难赊值蚕月,归来西市瓶罍空。咄嗟枳花且多实,井底蕙草无春风。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跛跛挈挈,列列{左舟右定}{左舟右定}。跛跛挈挈,匙挑不上。列列{左舟右定}{左舟右定}时,炎天散雪。十有二年,来住此地,杨岐家风,未曾漏泄。今漏泄,秤鎚元是一团铁。

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

黄溪晚来泊,得见田家微。刺艇斜阳下,耕洲载来归。牛鸣向窂犊,犬喜入人衣。复有返樵者,檐枯翘雉肥。

镜中已失旧时容,懒问春来白与红。君为花愁成独醉,余醅何惜命邻翁。

杏蕊菖芽正及春,风烟万顷缥陂匀。果然庄腹三餐饱,悒悒深耕不顾人。

古星当崖映日间,年年常伴白云闲。糇粮丹火何从出,四面无人见下山。

红藕洲塘,黄葵庭院,渚风时动清_。素纨轻_,凉色爽征衣。一一光阴日月,关情处、前事难期。空凝思,临鸾有恨,谁与画新眉。刀头,心寸折,江南厚约,惟是侬知。念默歌停舞,冷落屏帏。何日朱笼鹦鹉,迎门报、金勒东归。罗弦管,合欢声里,烂醉玉东西。

社近记穿黄增子,雨前趱摘紫枪旗。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晨曦出没雾交流,独唤江船立渡头。岚光映县居民丽,红叶漫山客意愁。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此日还归追曩事,孤生泪尽黑貂裘。

谁谓贫难忍,三年闭户居。老兵能合药,小仆会抄书。白发羞弹铗,青山去荷锄。既于吟得趣,功业合乘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