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作品评述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是唐代李端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一位高僧的居所和生活情景。

中文译文:

高僧居处似天台,
锡仗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
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
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
空林月出始应回。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高僧的住所,这里环境优美,宛如天台一般。在这里,高僧有他的锡杖和铜瓶,绿苔是这里的主要地面覆盖物。在竹林小道上,春天的鸟儿在雨后清晰的天空下啭鸣。在山房的正午时分,一位老人走来。园中的鹿穿过庭院,椒枝摇曳。在潭底,龙游动水沫。夜晚,高僧独自焚香,向逝去的祖师遗像致敬。当月亮升起时,高僧回到空林。

赏析:

李端的这首《题云际寺准上人房》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美丽的山林景象,充满了禅意和诗意。整首诗用意象丰富、句式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将高僧的生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了禅宗所追求的“自然”的境界。

总之,这首诗以其简洁、自然、清新的语言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和喜爱。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献奠云毕,纯嘏祁祁。威灵藏用,邈矣何之。

悠然不觉岁时迁,楚水枫林系钓船。贫悴只如行卷日,衰迟忽过挂冠年。闲游野寺骑驴去,倦拥残书听雨眠。赖有一筹差自慰,小儿笔墨日翩翩。

佳花香满修廊,皓月当空照我。徐徐三弄瑶琴,凭地有何不可。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澹岩冠湘中,环玮传万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骨多欠{上艹下月}血,草木咸枯悴。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石门何晃

称藩割地竟何如,抗疏孤臣只索居。万死不回三寸舌,千金空募一封书。醉中益抱蒙尘恨,梦里犹呼和议愚。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

东南皆民居,屋败如龉齿。一完诚未能,缀葺聊且尔。内修晨夜虞,外结比邻喜。无心本何营,生理未免此。

昏昏嗜睡元非病,续续题诗不耐闲。作意买山还得笑,多方拔白郤成斑。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老人孤寂似无家,午枕初回日已斜。偶得风和身亦健,舍南舍北探梅花。

雨前风更急,霁后夕流昏。云拥苍厓树,花明白水村。饥寒谁比数,老病我犹存。万事俱寥落,归来但掩门。

海角曈昽日欲生,山南山北淡烟横。春风吹断沙禽梦,人在绿杨堤上行。

忆昔三衢看上元,玉虹横贯水精帘。穷州今夕酸寒杀,老眼看来自不忺。

主人头白官仍冷,去后怜君是底人。试谒会稽元相去,不妨相见却殷勤。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德人更疢疾,术智益洒落。反身见万古,道不在卜度。胸中有镆鋣,老境要志弱。谢公赋达生,达生真可托。

安康使君发成都,群公祖送车塞余。秋风关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辞崎岖。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会稽之上虞。我居咫尺不早识,万里相逢天一隅。眼中豪杰未易得,使君人物当代无。连年三取太守印,赫然帅钺兼抹符。不忧无地起勋业,所要许国存规橅。贵人例急歌舞娱,使君善爱千金躯。

胜事常归蜀,奇葩又验今。仙官裁样巧,彩笔费工深。白岂容施粉,红须陋间金。不嗟珍赏异,千里见君心。

暖入南枝春便回,北枝何似让渠开。化工也解齐开却,留引诗人日日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