栭
érㄦˊ-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部首木
- 总笔画10画
- 部外笔画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1234132522
- 笔顺顺序横/竖/撇/点/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 统一码基本区 U+682D
- 五笔sdmj
- 仓颉dmbl
- 郑码fgl
- 四角41927
- 异体字栮
“栭”字的意思
1.斗拱。
2.朽木上生的蕈类。
“栭”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栭
ér ㄦˊ
柱顶上支承梁的方木:“雕楹玉磶,绣~云楣。”木耳,枯木上生的菌类植物。茅栗。英语 king-post
法语 champignon d'arbre
“栭”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栭 ér
〈名〉
(1) 斗拱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
绣栭云楣。——《文选·张衡·西京赋》
山饰藻棁。——《礼记·礼器》。注:“栭谓之节,按,以方木为之,如斗而拱,所以抗梁。”
(2) 树上生的菌类植物,即木耳 [an edible fungus]。子实体形如人耳,有光木耳和毛木耳之分
芝栭蔆相菌,仰者之,仰若而也。——《礼记·内则》
“栭”字的辞典解释
栭ㄦˊér名
柱上承托大梁的方木。《文选·张衡·西京赋》:「雕楹玉磶,绣栭云楣。」《晋书·卷九七·四夷传·西戎传》:「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