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顾况的《杂曲歌辞。乐府》
拼音和注音
yě rén tóng niǎo shòu , lǜ wǔ gǎn shēng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升平:太平、治平。
鸟兽:鸟兽niǎoshòu飞禽和走兽的统称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原诗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细草承雕辇,繁花入幔城。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
玉醴随觞至,铜壶逐漏行。五星含土德,万姓彻中声。
亲祀先崇典,躬推示劝耕。国风新正乐,农器近消兵。
道德关河固,刑章日月明。野人同鸟兽,率舞感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