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凌云翰的《月轩为海日张侯赋》
拼音和注音
ní cháng bù jí cǎi yī wǔ , píng xuān mán yì qū tíng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霓裳: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装。2.乐曲名。是唐代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
不及:(动)①不如:在学习方面我~他。[反]超过。②来不及:后悔~|避之唯恐~。
彩衣:《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楚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着五色斑斓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指戏曲表演的服装。
凌云翰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原诗
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
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
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
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
海昌之地亘百里,斯民父母非侯谁。
民之望侯如望月,高悬一鉴分妍媸。
公馀燕坐此轩下,中夜矫首空驰思。
琼楼玉宇在天上,安得酹入黄金卮。
霓裳不及彩衣舞,凭轩谩忆趋庭时。
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
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
一轩虽小关孝治,此理亦自良心推。
永锡尔类思不匮,谓子不信徵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