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醵饮于西峰寺分韵得因字

牢穿不借踏青晨,信与林泉有夙因。
忙里偶成真率会,醉来不省乱离身。
归途西岭何妨晚,吹雨南风正送春。
烧筍煮茶须再到,一山古意要诗人。

作品评述

《三月二十五日醵饮于西峰寺分韵得因字》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峰寺饮酒的情景,表达出对自然景物和诗意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牢穿不借踏青晨,
信与林泉有夙因。
忙里偶成真率会,
醉来不省乱离身。
归途西岭何妨晚,
吹雨南风正送春。
烧筍煮茶须再到,
一山古意要诗人。

这首诗词充满了闲适、自然的意境,通过描绘春日的山水景色和自然的变化,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感悟。

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中提到了不踏青的晨光,这种不受束缚、不墨守成规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立追求。作者以自由的心态面对大自然,与林泉之间有着早已注定的缘分,展现了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其次,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忙碌生活中偶然间的真实和率性的相聚。在繁忙之中,作者偶然得以与朋友相聚,这种真实的相遇让他感到欣喜。而醉酒之后,他忘却了一切烦恼,不再纠结于身外的纷扰。

再者,诗中表达了归途的美好。归途时,作者并不在意西岭的夜晚,也不怕被吹雨和南风打扰,因为这正是春天的到来。归途时的自然景色与季节的变化相互呼应,传递出一种宁静与欢愉的心情。

最后,诗中提到了烧筍煮茶的情景。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的生活方式相契合,体现了作者对古人智慧和古代文化的向往。古意与诗人的心境相互交融,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真实和自然的追求。通过诗人的感悟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诗词传递出一种宁静、欢愉和对清新自然的崇敬。

诗词推荐

进骨青山足古今,北邙深锁暮云平。夜台长寄千秋烈,子燕何须吊王京。

交情凛凛久弥坚,游旧何人似子贤。别去漂零各天末,喜今谭笑复樽前。德人政用宽幽独,归路胡宜更后先。弹压山川须妙语,不妨排日为君编。

享申百礼,庆洽百灵。上排阊阖,洞入杳冥。奠玉高坛,燔柴广庭。神之降福,万国咸宁。

象外横该宇宙身,圣凡极尽不容尘。衲僧意气合如此,当场谁是夺标人。

雨雨不肯止,倒泻春江涛。可怜龙公苦,甚我行路劳。长陂不可涉,攀岭如猿猱。忽然出夷旷,行人何滔滔。馆定访我友,醉我软脚醪。翻思昨暮秋,有酒安可逃。诸少森玉立,俊秀非儿曹。示我近所作,亦复吹其毛。人生有乘除,理不差秋毫。岂非昨者厄,故有今者遭。归来驰然卧,梦中

先朝六科亲策士,事业功名何壮伟。元佑复科财数年,所得四三俄复止。中兴思贤形梦想,屡诏自是朝廷美。纨裤小儿坏人事,赐帛西归困嘲诋。诸公相视叹才难,一士卧云谁挽起?跨驴过我时共语,晁董千年元不死。高谈亹亹有脉络,横得虚名吾可耻。乌巾白紵塞路衢,砥柱颓波望吾子。

风院帘垂飐翠旌,茂阴疎转表新晴。清和自是常年景,有底今番独拨人。

风萧萧,雨萧萧。天高地厚,水阔山遥。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苦辛曲,此曲谁忍闻。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馀里,贫贱多是非。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少年意气与春争,朱弹金鞭处处行。谁信即今空谷里,旋租黄犊学躬耕。

伟望岩岩峻,忠言谔谔昌。门无谢恩客,帷有献书囊。王骏封侯晚,臧孙树德长。都门萧鼓发,行路泣云亡。

国不可负,城难以降。夫妇俱死,节义成双。

舟张辟雍。鶬鶬相从。八风囘囘。凤皇喈喈。

跳出红炉,身无烧烙。水云游历非流落。晨昏调弄自然琴。清清滋味胜酥酪。逗引灵童,常交欢乐。八渠流水成璎珞。兀谁占得此家风,知新

高槐无花亦有阴,参天老枝逾十寻。流莺不使人窥见,故隔深条送好音。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书带传家饱六经,飘飘词气海东青。英名久合班朝列,丽藻行观掞帝庭。修翮抟风上阊阖,巨鳞纵壑击沧溟。投机亨会宁容发,愿报除忆慰侧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