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吕德元时为督府属二绝

稍费江南万侧厘,多謄符檄喻亡齐。
宽然折箠可入汴,已见票姚擒日磾。

作品评述

诗词:《寄吕德元时为督府属二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籀

中文译文:
稍费江南万侧厘,
多謄符檄喻亡齐。
宽然折箠可入汴,
已见票姚擒日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籀寄给吕德元的作品,当时吕德元担任督府的职位。该诗表达了苏籀对吕德元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所承担的责任的赞赏。

首句描述了苏籀东行的路途繁琐,费尽心力穿越了江南地区的万里山川。这里的"侧厘"指的是山川的曲折、纵横交错之处,描绘出了艰辛的旅途。

第二句中的"符檄"指的是军令和文书,"謄"意为抄录。苏籀指出吕德元在履行职责时所承担的重要任务,频繁地抄录并传递军令,以警示亡国之忧。"亡齐"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显示出苏籀对吕德元的赞赏和信任。

第三句中的"宽然"是指畅通无阻,表示苏籀对吕德元履行职责的能力的肯定。"折箠"是一种古代的通行凭证,表明苏籀希望吕德元能顺利地进入汴京(即汴京道,宋朝的首都),继续履行重要任务。

最后一句中的"票姚擒"是指以票拟制度来抓捕贪污腐败的官员,"日磾"则是指日月照耀的意象。这句表达了苏籀对吕德元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能早日成功地捕获贪污腐败的官员,使得正义得以普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苏籀对吕德元的思念、对他的工作的赞赏和期望,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并希望通过吕德元的努力来维护社会的道义和正义。

诗词推荐

十载樽前谈笑。天禄故人年少。可是陵沈英俊地,看即锁窗批诏。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西顾郎官湖渺。事看庾楼人小。短艇绝江空怅望,寄得诗来高妙。梦去倚君傍,胡蝶归来清晓。

乘兴扬舲意未穷,俊游真有古人风。朱陈亲契当年少,李郭仙舟此日同。山色远看空翠里,笑声高彻水云中。贤关求士方虚席,得隽行闻冀北空。

花深红。花浅红。桃杏浅深花不同。年年吹暖风。莺语中。燕语中。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

病来十日不饮酒,起对中秋良可人。银汉迢迢清未了,金波潋潋净无尘。艳歌未暇成三叠,美酝何妨釂十分。记得昔年当此景,厌厌夜饮在成均。

江城从别后,闻说在松间。度日长扃户,终年不下山。静为诗所役,闲免事相关。应喜云边客,冥搜鬓未斑。

长安城中雨成雪,退食冲寒过东阙。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拏成百折。玉龙战罢缠碧绡,流涎喷沫凝不飘。仙人掌上露初冻,五老峰头冰未消。飞花拂面吹还转,步屟穿林印犹浅。鹤氅衣轻动欲翻,水精帘重寒初卷。风骨昂藏敻出尘,俨如佩玉拖长绅。须知世有后凋质,元是仙家不老身。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着行。一脉仅余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多。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鹤料署文移,鮆场收赋算。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欹枕听新雨,往事朦胧。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

却下乌台建隼旟,侯封归去袭舒。严霜尚满辞天阙,甘雨看随入境车。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却是后生王介甫,不曾携妓涴东山。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好士不尽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诺,意气遥相托。五马入市门,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贵,且与荷衣乐。去去桃花源,何时

落日鸣蝉夏木荒,芙蓉半落柳成行。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

关河谢远游,岁月迫归休。敢恨骥伏枥,但思狐首丘。雪明窗误晓,霜点鬓惊秋。羁旅饶愁思,谁怜季子裘?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自绝双鱼养,愁登老桧亭。断云知意绪,流水付年龄。抚穉头空白,逢人眼未青。贪生不既晚,无地学威灵。

春溪正含绿,良夜才参半。持矛若羽轻,列烛如星烂。伤鳞跳密藻,碎首沈遥岸。尽族染东流,傍人作佳玩。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