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

适意遗轩冕,轻於鸿一毛。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

作品评述

《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适意遗轩冕,轻于鸿一毛。
适意:舒适自在;遗:留下;轩冕:指官位、尊荣。
译文:宁愿保持舒适自在,也不愿追求官位和尊荣。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扁舟:小船;千里远:远离尘嚣。
译文:乘着小船远离千里,创作出百篇豪放的佳句。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宜城:地名,指司马光的家乡;白雪:高洁纯净的象征。
译文:在宜城饮酒美酒,歌声传遍高洁纯净的白雪之地。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
家林:指家乡;春色:春天的景色。
译文:家乡已经春意盎然,不要耽搁在江皋之间。

这首诗词表达了司马光对官位和尊荣的淡漠态度,他更注重自在舒适的生活。他以豪放的佳句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的心愿,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纯洁高尚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给人以豁达自然的感觉。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太子衔冤去不回,临皋从筑望思台。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

火腹金龟梦正疑,琳房初诞谪仙儿。丹传祖印百来岁,执笏归仙地震时。

买得荒园近坞居,但供樵牧废犁锄。漫营篱落今将合,犹恨人工乏剩余。

呻吟半岁掩柴扉,性命惟存气力微。夙业岂能逃马麦,穷居赖是惯牛衣。浊清且复分贤圣,今昨谁能论是非!一段光明君记取,要知无念是真归。

江涛凋瘵后,远使发天都。昏垫宸心及,哀矜诏命敷。恤民驱急传,访旧枉征舻。外镇藩条最,中朝顾问殊。文皆正风俗,名共溢寰区。已事方怀阙,归期早戒涂。繁笳咽水阁,高盖拥云衢。暮色生千嶂,秋声入五湖。离歌犹宛转,归驭已踟躇。今夕庾公意,西楼月亦孤。

英年曾入斗鸡场,金距狸膏事已荒。惟有雄心忘未得,披图犹自问低昂。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脱去尘官一屣轻,十年世网羡冥冥。幽花笑晚新诗就,好鸟啼春宿酒醒。辞客醉题红粉壁,相君高宴绿阴亭。邺人应怪三台畔,今夜光联处士星。

并湖数亩新疏辟,便有鱼儿作除行。我亦随流浮小艇,晚凉细看縠纹生。

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倦游俞老又中州,霜兔抽豪饱盛秋。平日相亲管城子,结交今得贾长头。

愁阴错昏晓,北风振葭苇。关塞来悲鸿,战场多哭鬼。人生真幻戏,归尽同蝼螘。贪夫患得失,违者今无几。

老翁衰病不忧花,百口唯须麦养家。闻道田中犹要雪,兼收凝白试山茶。

茂陵帝子好神仙,别起高楼入半天。望断巢笙空外下,海山珠树没秋烟。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冬旱种不入,颍人无颜色。上辍霖雨姿,福此千里窄。公来视民忧,身若抱病癖。霖雨变飞雪,万室如药石。幕府环邹枚,共喜妖沴释。欲有琼树春,选地得胜僻。刺舟敲湖水,坐泛白玉国。持酒与寒竞,醉倒无顾惜。余霙入杯斝,似解劝饮客。而我坐席末,斗筲宽一石。景值风雅匠,万状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日高霜渐释,睡起发犹蓬。小圃经行外,新蔬检校中。水开闻跃鲤,天远看飞鸿。粥熟还归舍,吾生亦未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