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晚饮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
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
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
是时新雨余,日落山更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

作品评述

《幽谷晚饮》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谷晚饮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
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
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
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环流席高荫,置酒当峥嵘。
是时新雨余,日落山更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幽谷中的晚间饮宴的情景。诗人一路走进幽谷,听到了流水的声音。他穿过翠绿的竹林,突然看到一座青山横亘在眼前。山势将幽谷环抱,谷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周围生长着茂盛的树木,上面有美丽的鸟儿在歌唱。鸟语使得幽谷更加宁静,树荫下凉爽宜人,泉水的倒影清澈明亮。夜晚的露水滴落,蝉鸣声此起彼伏,微风吹拂时带来凉意。诗人的心境如此渴望,不需要饮酒就已经陶醉,而倾听泉水声音则使他清醒。他与二三位好友相聚在这里,共同分享着山谷的情趣。他们围坐在高高的席子上,享受着树荫的遮蔽,举杯畅饮,仿佛置身于峥嵘的山峰之间。此时,新雨刚刚过去,太阳落山后山峰更加明亮。山色美丽动人,泉水的声音却难以长久聆听。诗人希望能够拥有一把白玉琴,用朱红的丝绳写下这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幽谷中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清凉的山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友情的温暖。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节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无量劫来,七颠八倒。打破虚空,全身入草。

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沙逃迎远景,风力闹寒稍。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桐右开易。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莫道封州是小州,封州虽小客何愁。荔枝受暑色方好,茉莉背风香更幽。得醉便眠寻梦蝶,俗行还立看沙鸥。向非造物曾留意,谁把馀生为我谋。

帘外繁霜未扫。楼角动、玉绳横晓。百和交焚瑞烟绕。霁霞明,画屏深,天渺渺。喜色连池沼。荐眉寿、玉儿娇小。早晚除书下天表。日初长,莫等闲,孤一笑。

轩窗深窈似禅房,竟日虚明袅断香。诗债无边春已老,睡魔有约昼初长。市桥烟雨应官柳,墟苑池台自海棠。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口体累人终不免,菜根能嚼乐无空。吾儒食惯知真味,谁信犹便几富翁。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云海沧洲,甚又寄、南来客雁。洒雪朱门,回桡剡曲,镜华霜满。万里银霄凝望眼。恁吟袖、画阑空暖。树带潮墟,笳鸣古戍,簇仲宣幽怨。相愁思、春近也,随宫绣、时宽一线。昨夜扁舟,梦湖山、眉横黛浅。

蟠踞祠前得地,生长石间弃才。子美咏歌不足,之罘苦招未来。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屐踪临水月,锡影入云无。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海棠初发去春枝,首唱曾题七字诗。今日能来花下饮,不辞频把使头旗。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五运惟火,寔宗众阳。宿壮用明,千载愈光。神保聿归,安处火房。厅攸不作,炎图永昌。

君不见春风枝上华灼灼,春风日日吹华落。人生且莫恋悲欢,朱颜却被悲欢烁。悲欢未尽年命尽,罢却悲欢两寂寞。惟余夜月流清晖,华间叶底空扉扉。

珠自右,飞电入丹城。内养婴儿盈尺象,时逢九数采阳精。火向水中生。烧鬼岳,紫殿势峥嵘。随意出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自为山居人,梦寐亦安佚。颇谓龟六藏,全胜兔三窟。性中信一真,身外无余物。形谢即示已,谁能问埋骨。

几多爱子出萧关,山积胡沙骨未还。正好望思台上泪,随风北去洒阴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