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箕扛去轿抬回,优钵昙花向日开。
但愿老僧高著眼,管教平地一声雷。

作品评述

诗词:《偈》

师者、因人而意。徒者、因己而尊。” — 释自清

中文译文:

粪箕扛去轿抬回,
优钵昙花向日开。
但愿老僧高著眼,
管教平地一声雷。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佛教僧人释自清,他以几句简短的诗词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

第一句“粪箕扛去轿抬回”,粪箕是清理厕所的器具,轿是尊贵的载人工具,通过将粪箕提升到一样的地位,表达了佛教中无欲无求、平等的价值观。

第二句“优钵昙花向日开”,优钵是僧人持用的钵器,昙花是一种只在夜间开放的花。这句话意味着僧人通过持用优钵,如同昙花一样把内心的智慧和善意展露给世人。

第三句“但愿老僧高著眼”,这句话表达了佛教追求智慧和慈悲的理念。老僧高著眼,意味着以高远的视野看世界,超越个人欲望和狭隘。同时,老僧更希望自己能教导众生,如同这世间的一声雷,唤醒人们对于真理和正法的认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智慧观念。通过反转常识,将低贱的器具与尊贵的载具等同对待,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同时,通过昙花向日开的比喻,表达了僧人将内心的善意和智慧展现给世人的渴望。最后,作者以一声雷作为比喻,希望自己能够如同雷一样教化众生,将正法普及于世间。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在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外兼修的思想风貌。

诗词推荐

便作稽山看,犀湖五月凉。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平生期斯人,共挟风雅輈。定知诗客来,夜虹贯斗牛。执斧修月轮,链石补天陬。破的千古下,乃可泣曹刘。危柱鸣哀筝,知音初见求。成功在漏刻,尧舜去共吺。收此文章戏,往作活国谋。开纳倾万方,皇极

皮下多无肉,秋来瘦不禁。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惟余老筇杖,相伴两虚心。

黄山奠南服,嶭分楚望。连峰标天枢,结秀极地藏。金鸡时一鸣,高鸟不能上。眷兹俯沧海,穷岁梦波浪。

四十已悲非少年,耄期何事每欢然?游山夜雨眠僧院,沽酒秋风上钓船。诸友诗章来亹亹,小儿笔势亦翩翩。眼边不是常萧索,终忆巢居访老仙。

山拥云腴,水怀月昼。照彻体前,湛存身后。机头梭路微分,针鼻线芒初透。灵涵万象兮彼不遗余,坐断十方兮我无渗漏。

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榕影下照水,翠蚊舒复樛。溪光迸升檐,朱夏冻以幽。高阁昔雨荒,奇观久风休。南轩天遣来,山谷神与谋。字新址惟旧,景逝人为留。不意猿饮潭,复见驷驾輈。先生何孤往,野客欠从游。愿携龙文璧,去沦兔褐瓯。垂手掬寒泚,移床听凉飕。阁回诗更超,古往今亦犹。揽渠五字妙,觉我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忍寒停酒待君来,酒作凌澌火作灰。半夜出门重立望,月明先自下高台。

鬓云松,眉叶聚。一阕离歌,不为行人驻。檀板停时君看取。数尺鲛绡,果是梨花雨。鹭飞遥,天尺五。凤阁鸾坡,看即飞腾去。今夜长亭临别处。断梗飞云,尽是伤情绪。

叔孙事秦,以谀蔽愚。至於归汉,荐进狡夫。灭我王道,甚於焚书。是以二儒,确乎其居。

行尽牛蹊兔迳中,忽逢平野四连空。意随白鹭一双去,眼过青山千万重。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

小廨寒依竹浦云,酒阑相对说离群。一声新雁谁先听,今夜江南我共君。

卧稻雨余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小松风飕飕,长松风冽冽。遥知蒙溪上,馀韵两清绝。宦游正可乐,归梦未应切。待生丁固腹,徐化庄周蝶。

扁舟一叶破涟漪,九曲穷时山更奇。唤取谪仙来著句,平章佳处要清诗。

志士慕古人,忠臣挺奇节。就死有处所,天日为无色。太义孰不知,临难欠健决。我思杲卿发,可配嵇绍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