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

银旛点缀斗宫嫔,小字横斜篆缕新。
岁岁词臣供帖子,从今便数八千春。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阁春帖子》是宋代卫泾创作的,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以金银的旗帜点缀斗宫内的嫔妃,小号斜向篆刻出来的新字体。年复一年,文臣们供奉写着赞美太皇太后的帖子,数算起来已经八千春了。

诗意:
该诗词以文人的口吻歌颂了太皇太后的崇高地位和永久的美誉。太皇太后是尊贵的存在,她被崇尚并供奉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诗人将太皇太后的地位与斗宫中的嫔妃进行对比,表达了太皇太后的至高无上和与众不同。

赏析:
该诗词通过描绘太皇太后阁和词臣们供奉太皇太后的场景,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首句“银旛点缀斗宫嫔”,运用了点缀和装饰来形容太皇太后的身份和地位,显示了其尊贵和华丽。接着,诗人写道“小字横斜篆缕新”,用来形容赞美太皇太后的帖子的字体,表现出文人们的笔墨之才和对太皇太后的艳羡之情。最后两句“岁岁词臣供帖子,从今便数八千春”,暗示了供奉太皇太后的帖子已经持续了很久,强调了太皇太后的美誉和长寿。整首诗词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独特的描绘手法和细腻的文字表达,突出了太皇太后的尊贵地位和光辉形象,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皇权的讴歌和崇拜。

诗词推荐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素月度银汉,红螺斟玉醪。梁丹梨半颊,斫雪蟹双螯。诗就吟逾苦,杯残兴尚豪。闲愁翦不断,剩欲借并刀。

凿破玄元三五,拨开造化圭璋。希夷妙旨在中央。咫尺无名罔象。片饷工夫便得,教君地久天长。蓬莱仙岛是吾乡。怎不留心信向。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香剥酥痕,自昨夜、春愁醒。高情寄、冰桥雪岭。试约黄昏,便不误、黄昏信。人静。倩娇娥、留连秀影。吟鬓簪香,已断了、多情病。年年待、将春管领。镂月描云,不枉了、闲心性。谩听。谁敢把、红儿比并。

故王沉愤九重泉,先帝焦劳四十年。已有含桃存新庙,独无麦饭洒荒阡。挽回天怒当初政,扶植人伦在众贤。此邸最关宗社计,加恩莫放代来先。

此地旧寒碧,留题护竹君。窗虚不碍月,壁老易生云。一水东西隔,两山南北分。未堪低著眼,世事正纷纷。

斜日横窗起暗尘,水边门户闭闲春。千竿竹里花枝动,只道无人似有人。

拄杖随身入武夷,幔亭峰下雪花飞。行从九曲山头看,万壑千岩翠打围。

吏民俱因市廛小,鸥雁相呼湖海宽。蕃息谁能力耕鉴,弦歌依旧好为官。

西方长庚今我是,东郡短人岂兄弟。修眉班首顶如鬀,蹡蹡衣裳犹楚制。翩然来游太平世,市上小儿惊且睨。身外不须童鹤赘,一粲人间八千岁。

未到桃源时,长忆出家景。及到桃源了,还似鉴中影。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松阡映天末,苦泪

更於何处觅桃源,此地端疑小洞天。

筑墙非过计,领人乃见疑。忠言戮其身,哀哉关其思。周泽即云渥,爱憎谁能期。奈何婴逆鳞,福祸岂不知。

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

汉武巡归万姓欢,旄旗千里入长安。铭功碣石东封毕,罢猎长杨五漏残。玉辇不愁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乾。阿娇金屋门还闭,万树宫花待共看。

寂寞空江上,渔舟起暮烟。明湖天际阔,落日雾中圆。宿鹭毛衣洁,归鸦羽翼联。故山千里隔,怅望日凄然。

杨白花,懊恼随风渡江水。将心莫托少年郎,少年一去轻万里。杨条插地便生根,花性飘扬似梦尘。恨不筑城高万丈,花飞莫放出重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