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哀城下酌,不废洛中吟。

作品评述

诗词:《句》

谁哀城下酌,
不废洛中吟。
愁肠百转断,
江月一钩深。

中文译文:

谁在城下抚琴饮酒,
不忘在洛阳中吟唱。
愁苦之情绵延不断,
江上的明月如钩深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陈越创作的作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第一句写道:“谁哀城下酌”,表达了诗人在城下饮酒时的悲凉情绪。城下的景象可能让他联想到战乱和离散,而饮酒则是他排遣心中忧愁的方式。

接着,诗人说:“不废洛中吟”,表示即便身处洛阳,他仍不忘吟咏之事。这句意味深远,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逆境中仍然坚持追求艺术和文化,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第三句写到“愁肠百转断”,诗人的忧愁和痛苦情绪在心中回旋,无法解脱。这种愁苦的感受可能与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遭遇有关。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说:“江月一钩深”,形容江上的明月如钩,表明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是如此深沉和纠结。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不屈的精神。它展现了一个面对逆境和困难时仍然坚守自我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和情感世界的执着追求。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考的余韵,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诗词推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忄欠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

相公纳衡枢,卜筑来东里。恤他匪足尚,自适乃云美。中园兴夷爽,薄言谢朝市。壤石非远迁,松竹皆故蒔。绛蘤谢游轩,素波鸣禊戺。遐苍眺京隩,侧缥抱嵩趾。畦塍互演漾,灌薄纷靃靡。崒崒相向山,溅溅自流水。高云靡还期,冥鸿无慕理。公时挟胜想,朅来遵逸轨。逢觞即陶然,坐树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死,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士,闲留又一年。

小沟溶漾可涉,彩舫夷犹不惊。晚酌忽逢名酒,当时打破愁城。

[函钟为宫]至哉厚德,物生是资。直方维则,翕闢攸宜。于昭祀典,致享坤位。礼罔不答,神不格思。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枝北复枝南,明星□□□。不用怨春风,且作初开看。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数椽败屋几车书,林下生涯亦有余。为爱流光贪取静,小成韵事莫教虚。轻鲦出水堪垂钓,啼鸟催耕或过庐。偶接农谈欣卜岁,渐捐车服近梨锄。

兔冷蟾寒不出时,群仙无睡尚游嬉。可怜深夜无灯火,碧玉枰前暗著棋。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解衣烘稚虱,匀鏁救残须。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三千大千众,一个也不识。啼笑成梵音,敲磕通消息。色空明暗中,摩诃般若力。

腊尽春来气应和,丰年嘉瑞作民歌。一杯龙洞梅花酒,□破牢愁埒太阿。

我爱山居好,苍矶一钓竿。白鸥春水阔,黄犊绿坡宽。径菊香秋晚,溪梅约岁寒。人间幽意足,诗思倚栏干。

冻云积雪黯洮泯,晏岁轺车晤过秦。夹道清渠翻白浪,绕山铁马走黄尘。归鸿袅袅宁无信,塞柳依依欲弄春。今夕帐中拚一醉,同年贤帅是乡人。

遇事无心心自放,如今心事放尤难。酒开愁绪汤浇雪,书润枯肠火养丹。欹枕啼鸦分晓色,把杯归雁破春寒。君来访我连朝雨,三日新晴理去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