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掩月

心如明月物如云,心放应为物所分。
欲反此心须去物,原来还自在天君。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云掩月》

心似明月,万物如云,
心外之物,应当分开。
若欲恢复心境,需离去万物,
原来自在于天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心境和人生智慧。诗人以明月比喻心境,将心与物分离,认为心境应该清明无物的状态。诗人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即心境的干净纯粹只有通过舍弃物欲才能够达到。只有当我们抛开对物质的执念,才能够回归自己的本真,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诗中的“云掩月”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繁杂之物对于内心的遮蔽和干扰,而“心如明月”则表达了心境的高洁和明亮。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对外在物质的纠缠,重新回归自己内心的宁静,获得自在的心境。

诗人在最后两句诗中提到“天君”,暗示了人的内心宁静与自在来自于天命。这也体现了宋代诗人崇尚道家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总之,《云掩月》通过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清心寡欲、追求内心自在与超脱凡尘的向往。这首诗寓意深远,表达了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对于修身养性与内心自在的价值观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诗词推荐

千世谋生百念捐,穷空肯复受人怜。九还未悟长生诀,七袠初开本命年。寡欲自来甘淡薄,忘机时或放狂颠。归舟已办赍粮绝,犹欲经营买鹤钱。

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风光归笑傲,云物寄游观。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

武侯遗庙自丹青,霸业销磨但故城。北魏中分盟血在,南阳三顾夙心明。君臣际会宜兴汉,吴蜀相资失借荆。独致瓣香思祀典,西山回首暮云生。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长河悠悠去无极,百龄同此可叹息。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一闻陌上苦寒奏,使我伫立惊且悲。君今得意厌粱肉,岂复念我贫贱时。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驱车旧忆太行险,始知游子悲故乡。美人相思隔天阙,长望云端不可越。

武陵春色片云红,红绽功归暖日烘。青帝也应长作主,莫教随水又随风。

平沙催晓,野水惊寒,遥岑寸碧烟空。万里冰霜,一夜换却西风。晴梢渐无坠叶,撼秋声、都是梧桐。情正远,奈吟湘赋楚,近日偏慵。客里依然清事,爱窗深帐暖,戏拣香筒。片霎归程,无奈梦与心同。空教故林怨鹤,掩闲门、明月山中。春又小,甚梅花、犹自未逢。

万树青青入望遥,行人犹自说隋朝。啼莺不管繁华歇,还带春风上柳条。

五老峰前一醉休,长空目断水云浮。要将心地同山色,莫放烟岚翳上头。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常州草虫天下无,可怜枉却许工夫。蒙蒙拂拂沙滩艇,别是荆溪烟雨图。

久客浑忘赖,群山得细看。身如悟浮没,诗喜助波澜。塑象观殊诡,作钟怀叛干。东湖空壮丽,芝岭漫林峦。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端居苦炎热,独卧多早寤。微醉易成醒,起闻山雨度。萧萧烦燠解,寂寂凉飙举。床空簟更清,漏永天难曙。丰霤落芳塘,惊禽起山树。此时一披襟,将何慰幽素。

未易尧舜德,何须数舜功。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典礼从周旧,官仪与汉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江浒行厨转,关头细路过。手摩如象石,目送卧龙坡。肮脏云端柏,鬅鬙雨后莎。晚来晴更好,舟发乱山阿。

风流东阁题诗客,潇洒西湖处士家。雪冷江深无梦到,自锄明月种梅花。

风和雨。又送一番春去。春去不知何处住。惜春无觅处。柳老空抟香絮。莺娇乍迁芳树。回念故园如旧否。不堪闻杜宇。

名缰相引,别离登州。远来积石时秋。司判美任,止是一载因由。才到瓜期相逼,岂都无、行色忧愁。叹往复,是八千馀里,毕竟何求。好学渊明解职,效海蟾纳印,慷慨云游。相继神翁决裂,物外真修。保养先天之物,运自然、火锻丹丘。功行满,驾祥云,趋赴瀛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