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作品评述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的水激荡起来,苔藓覆盖的小径渐渐荒凉。太阳下山了,山上的僧人独自返回东林寺。曾经有心向庐山隐居,却与远方的友人分别了。修行的人内心深处是寂寞的,而世间却充斥着是非之事。曾经约好一起前往名山,如今哪还能期待清净明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送别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写意的描写手法,将一个山僧的离去与修行中的寂寞和世俗的改变相对照,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对名山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石溪流激荡和苔藓覆盖的小径荒凉来形容离别时的心情,通过暮色和独自一人的行走来描绘山僧的归途,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人王昌龄曾有志于隐居庐山,可是因为与远方的友人分别,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悲欢离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可见诗人心中对清净明亮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寂寞和向往的情感。它给人一种深沉和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荷花开後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後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问佛答云乾屎橛,明明此理难分雪。金刚宝剑倒杀人,钝钢止用新罗铁。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笑指西湖且归去,閒时应待我重来。

江上送行潮汛小,舡头回首夕阳多。人生有几柳如此,客思不禁花奈何。

饭余行挟册,醉后卧看山。举世皆忙者,无人伴我閒。

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不可谁予规。

羡渠痛饮日亡何,一石如髠亦未多。曲米春浓禁不撤,酒肠笑我本无它。

崇冈回首路萦盘,夕照明边小凭栏。船合浅沙催客上,玻璃影里见长安。

鸡头吾弟藕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祖雪花明。一生子木非知已,千载灵均是主盟。每到炎官张火伞,西山未当圣之清。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凤皇台下凤皇巢,白鹭洲边白鹭涛。舟未解维先望见,风能传语更相招。江南春物为谁好,淇上归心不自聊。何日结茅锺阜尾,幅巾相对一方袍。

大将军无旧客,四公子成古坟。寄语鲁仲连辈,买丝绣平原君。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

麦熟归小隐,诗名留远方。竹冠山霭重,棕屦石苔香。扫径怜新笋,临池玩旧芳。僧交非昔比,吾党惧行藏。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汉庭重少公何在?

求名如未遂,白首亦难归。送我尊前酒,典君身上衣。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莫叹干时晚,前心岂便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