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春日见寄)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作品评述

同柳侍郎题候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春日见寄)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Three pathways in spring provide enough leisure,
a single gourd of wine brings more than enough joy.
Plants in the courtyard turn into a picnic mat,
the balustrade is adorned with medicinal herbs for meals.
Secluded and eminent, it's not a different path,
the wise of the past have all suffered such ailments.

诗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卢纶在春天时同官员侯钊交流的情景。诗人描述了侯钊的居处和生活,以及他们共同的享受自然和美食的乐趣。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清静、雅致和友情的氛围。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侯钊在一个春天相聚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侯钊的居处和生活方式,展现了他的清素和学识,通过描述自然和美食的乐趣,突出了他们在春天的欢愉和友情。诗句中的“清源君子居”,指的是侯钊清苦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左右尽图书”,表达了他对学识的追求和丰富的藏书。诗中的“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表达了他们只有三条小径却已足够享受春天的悠闲,一瓢酒已经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诗句中的“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描绘了他们用庭院里的草席作为野餐用品,用阑药(一种药草)作为家常菜。最后两句“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表示他们侯钊虽然生活隐居,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品德和学问上有所逊色,突出了他们对古代智者的敬仰和学习。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快乐,展示了诗人和侯钊都追求简单而高尚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诛姬笑,门前问客稀。暮烽玄兔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积雪悬崖照幽谷,轰雷破石响空山。直疑天上银河水,倒泻千岩万壑间。

溪流何太急,画桨去如飞。诗垒才无敌,愁城醉解围。日斜帆影亚,风细乐声微。误入桃源去,月明犹未归。

孤帆落炤在矶头,风引歌声唤客留。正欲低回寻往事,纷纷木叶下江流。

晚得看花诀,丁宁趁绝农。乘他醉眠起,别是一精神。

适楚岂吾愿,思归秋向深。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叶落觉乡梦,鸟啼惊越吟。寥寥更何有,断续空城砧。

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月痕澹欲无,斗柄低半没。荒陂雁飞鸣,草屋牛卧齕。我行湖边路,霜冷刮病骨;断堤沙水湿,屦滑常恐蹶。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朝起自凭栏,明霞灿如绮。失却向时人,鸟声似它语。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若比李三犹自胜,儿啼妇哭不闻声。[时李固言新殁。]

马上摩挲眼,出门光景新。雅鸣半陂雪,路转一林春。旧岁有三日,全家无十人。平生鹦鹉盏,今夕最关身。

担板汉,没拘束。饿死首阳山,誓不食周粟。

高而无上不可极,渊而无下不可测。欲知步步透双关,看取清风生两腋。

自作还相送,唐诗结伴来。归装携此重,笑口为君开。莲上巢难稳,桃头郁垒神。何须千岁上,即此是新陈。

安乐五十年,一旦感重疾。仍在盛夏中,伏枕几百日。砭灸与药饵,百疗效无一。以命听於天,於心何所失。

前昨回私第,旋闻寝疾终。四邻方响绝,二月牡丹空。冢已迁名境,碑仍待至公。只应遗爱理,长在楚南风。

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