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欢吟

生不争名与争利。
夫君何故鲜欢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
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可曾醉。
谁云忧找大於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作品评述

《鲜欢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生不争名与争利。
夫君何故鲜欢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
非理相干是无谓。
白日升天恐虚传,
金貂换酒可曾醉。
谁云忧找大於山,
亦是人间常式事。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名利对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诗人表达了自己不追求名利的态度。他认为,在生活中,名誉和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诗人提到,他为什么不常常感到快乐和满足。他坚持追求道德和真理的重要性,而对于那些与道德和真理无关的事情,他觉得它们是无意义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反思名利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生活态度来质疑追逐名利的行为,并通过对比来强调追求道德和真理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白日升天可能会虚假传颂,而金貂换酒只是一时的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醉意和满足感。诗人还指出,人们常常认为忧愁与伟大的山相比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忧愁在人间是一种常见的事情,无论其大小。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追求的思考,呼吁人们应当关注更加深刻和有意义的事物,而不是盲目追逐虚浮的名誉和财富。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一叶飘然下弋阳,残霞昏日树苍苍。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解声沈,历历寒更起。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相去江山千万里。一回东望心如醉。

衰后常亲药饵,忧来颇忆林泉。身坐谢庄小阁,心游沈约东田。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一头却过六七岭,两足几乎百十斤。恰喜故人能下榻,檠窗樽酒细论文

桐实离离楸带长,玉鞭骄马度垂杨。黄茆野店人争看,篱上红眉粉额妆。

顿识圆明象易冲。妙无穷。祥烟飞入玉清宫。月临空。物性自然纯古道,与谁同。杨柳枝插宝瓶中。好家风。

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輤车俄就路,瑞节始还乡。象物陈虚寝,哀歌寄奠觞。惟应九原上,松桧日苍苍。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一从天上遗金籍,长向人间作画屏。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下来。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后夜郁孤台上月,更从何处照诗人。

素波凉晕淡层城,怊怅三年此夜情。独捲疏帷成默坐,暗虫相应作秋声。

[姑洗为羽]虹旌蜺旄,莺旗羽盖。星枢扶轮,月御叶术。灵至阴阴,灵般裔裔。来格来乡,福流万世。

出持旧粟买桑叶,满斗才换几十钱。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前日风雨乖气候,冻死箔卷埋中田。蚕不见丝粟空鬴,安得衣食穷岁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