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
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
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披榛入山山路细,
穿越茂密的丛林向山中进发,
钟声出寺门将闭。
离开寺庙的钟声即将敲响关门。

石苔冉冉上芒鞋,
石头上的苔藓渐渐爬上草鞋,
草露漙漙著衣袂。
草地上的露水湿润了衣袖。

野人茅茨苫竹屋,
野人住在茅草搭建的竹篱屋中,
终身局促无生计。
他们一生过着拮据的生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天公未胜困人,
上天的神明还没有战胜人类的困苦,
春田米尽秋田继。
即使春天的粮食收获完了,秋天的田地又接续着。

老妻稚子亦自乐,
老妻和年幼的孩子也能感到快乐,
野草山花还插髻。
他们的头上还插满了野草和山花。

长笑人间醉未醒,
长久以来,他们笑看人间繁华却不曾苏醒,
终老辛勤漫欺世。
他们一生辛勤劳作,却被世人轻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野人的生活境遇。野人住在山中的竹篱屋里,生活简朴而困苦。诗中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野人的艰辛和困顿,如披榛入山、石苔上衣袂等。尽管野人面临着生活的困难,但他们依然能从简朴中找到快乐,老妻和孩子也能欢乐自得。诗中的"野草山花还插髻"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整首诗以叙事方式展现了野人的境遇和态度。他们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磨难,长久以来笑看人间的荣华富贵,却从未迷失自我。诗词通过对野人生活的描写,间接地批判了社会上追逐名利的虚浮和困扰。

苏辙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纯朴情感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批判。他通过野人的形象,呼吁人们珍惜朴素的生活,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春来日日困春酲,徂岁如驰得我惊。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登阶勃窣晨鸡老,侵路纵横野草生。堪叹筋骸犹健在,强随丁壮事深耕。

昌园梅树占山林,山浅村深烟日昏。薄暮东风几篱落,雪涛隐约万龙奔。

西城别袂望东城,勇发征车却怯行。朋肯声前金阙恨,胡卢歌里玉关情。莺啼有意因风断,山影无垠为月横。人世分携吾可那,千锺不醉在天明。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去年摘山初弄兵,永新县前戈剑腥。杜侯不持一寸铁,闭合坚卧民不惊。军前米作山谷聚,木牛流马安用许?但令绿林无点尘,何须烂额尽麒麟?紫皇急才霄不寐,斯人合著班行里。速骑匹马谒明光,夜来溪风吹玉霜。

余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人生万事不如归,只恐归来不及时。汝若能为陶靖节,我身胜到凤凰池。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艰。问途迷野寺,积淖落前山。势以鸡晨待,聊安虎落间。浊醪无路觅,破衲与渠关。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下车方数月,早已政声驰。太守一身瘦,东川百姓肥。勤劳惟听政,闲暇即吟诗。官况依然在,何须赋式微。

云溪老竹持苦节,玉质萧森出岩穴。苍苍古色谁为摩?凛凛清风自然别。劲直不肯降雪霜,潇洒不肯栖凤凰。愿杀长身载经籍,要为吾道垂休光。谁信嚣风满漓俗,红紫纷纷乱人目?遂令此君受羁束,荆棘凌夷刀锯辱。青虫网叶蠹食筠,野老更欲锄其根。闭塞阳和绝土脉,绝之不许生儿孙。

送我归舟水一篙,更携佳语赆吾曹。暮云真作江东去,不复沅湘诵楚骚。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珮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海风吹雨夜潇潇,一滴愁魂一种消。自是客边听不得,不关窗外有芭蕉。

共称生佛戴恩波,一饱欢腾鼓腹歌。家有佛衔收拾去,人心有佛可收么。

爱春留得琼英在,添竹扶将翠蔓高。更着金沙相间种,主人四壁锦周遭。

赵甥诗与雅音合,韦舅宜高进德冠。我到古人良已远,汝家宗姓莫教难。传家自喜春秋在,居职应怜翰墨残。门户人身难相称,衣裳仪观不须叹。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