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端公墓

从来正气关天地,扞禦功成死不妨。
守土忠贞唐许远,埋论节概汉张网。
麒麟高冢閒金盌,屃贔丰碑重玉堂。
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

作品评述

《董端公墓》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董煝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忠贞正气的赞颂,以及对历史名人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从来正气关天地,扞禦功成死不妨。
守土忠贞唐许远,埋论节概汉张网。
麒麟高冢閒金盌,屃贔丰碑重玉堂。
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董端公墓为题材,通过对董端公的墓地和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忠贞正气的赞美和对英勇壮丽的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从来正气关天地,扞禦功成死不妨。”表达了正气的重要性,正气可以影响整个天地。只要忠贞的事业取得成功,即使死去也不会妨碍其功绩的流传。

接下来的两句“守土忠贞唐许远,埋论节概汉张网。”则表达了董端公对土地和国家的忠诚,他守护着自己的领土,坚守忠贞的品德。同时也提到了唐朝时期的名将许远和汉朝的名将张良,暗示董端公与他们一样,都是忠诚的代表。

下一句“麒麟高冢閒金盌,屃贔丰碑重玉堂。”描绘了董端公的墓地,以麒麟形状的高冢为特色,墓前摆放着金盌,墓碑上刻有丰富的文字,墓堂内摆设着重要的玉器,彰显了他的高贵和崇高的地位。

最后两句“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文人和学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感叹,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雅士们的风采和品德,他们的辉煌和才华令人感慨万分,令人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董端公的墓地和事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贞正气的赞颂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墓地景物也展示了董端公的高贵和崇高的地位,以及对过去辉煌文人的怀念。

诗词推荐

渡水傍山寻绝壁,白云飞处洞天开。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园井夹萧森,红芳堕翠阴。昼岩松鼠静,春堑竹鸡深。岁课非无秫,家藏独有琴。颜原遗事在,千古壮闲心。

百金为换七玄衣,自启筠笼俯钓矶。白水真人聊并聘,清江使者遂同归。负图可但逢时出,曳尾宁须与世违。好去沧波莫回首,余不宁下柳依依。

登高佳辰近,暗数屈指七。古郡拥乱山,危亭低落日。未堪摘嘉菊,亦且醉新秫。矢诗记同游,是岁实丙戌。

半栏花雨。是夜来凭处。梦过溪桥逢柳住。乱莺声残酒醒,正是关情,山枕上、吟就回纹锦句。归鸿应别浦。绿涨弥茫,早近湖阴唤船路。览芳菲,歌窈窕,独立落根,剩一掬、间情凄楚。欲待折、微馨寄相思,又生怕相思,带将春去。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共鸣鞞鼓来酣战,正拟前军奏凯歌。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平居殊觉成寥赖,静夜惊闻涕泗沱。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诗书入京国,旌旆过乡关。(《因话录》云:证拜振武节度使,道河中。时赵宗儒为帅,证备桑梓礼入谒,持刺称百姓,献赵公诗云云。州里荣之)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江鸥无万里,云木目千寻。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老过日斜时,贫唯悬磬室。释耒著青衫,自顾亦何得。方作斗升计,敢惮簿书役。相观摩善道,正赖朋友力。

我心如蘖苦,他见如荠甘。火未到身者,痛楚难共谙。但言贫者拙,不言富者贪。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

珍重徐斯远,兹行岂漫游。过江探禹穴,下水到严州。损益观其友,渊源问所由。我居如有絷,君去莫能留。

春入台门,又见染、柳丝新绿。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堂萱茂,庭枝馥。歌倚扇,杯持玉。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柳堤九曲暗青丝,画戟丛中昼影迟。传说姑苏新乐府,只缘太守例能诗。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二月已过三月临,茅堂寂寥常雨阴。梅花白白落已尽,杨柳青青浑未深。何日新晴出山郭,及时行乐称春心。应须载酒穷幽赏,烂醉扶肩过竹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