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邦直、子由五首

老弟东来殊寂寞,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待与江南子布看。

作品评述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是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弟东来殊寂寞,
故人留饮慰酸寒。
草荒城角开新径,
雨入河洪失旧滩。
车马追陪迹未扫,
唱酬往复字应漫。
此诗更欲凭君改,
待与江南子布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弟弟远离家乡而感到孤寂,而故友留下美酒以慰藉他的酸楚和寒冷。在城角的荒草丛中,新的小径开辟出来,暴雨倾泻入河,使旧有的滩涂消失不见。马车追寻着前人的足迹未曾清扫,歌谣和应答的文字应该是漫乱无序的。诗人希望这首诗能够在朋友的修改下完善,并期待与江南的朋友一起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苏轼的真情实感。他以凄凉的景象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了离别时的寂寥和孤独。作者通过草荒城角开辟新径、雨水使旧滩消失等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更迭、事物变化的无常性。诗中的马车追寻前人足迹的描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人事的变迁。最后,苏轼希望朋友能对这首诗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表达他的情感,同时也期待与江南的朋友一同分享这首诗的美好。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反映了苏轼对友情和人情的深切体验,展示了他在感伤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风顺潮平日脚收,钱塘江上遇中秋。堂堂背月争门入,要把平安报冕旒,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记彩鸾别后,青驄归去,长亭路、芳尘起。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乞与安仁凉鬓霜。不须红线小机窗。剪刀疏下蜀罗长。纤手捻残针缕细,金钗翻过齿痕香。同心小绾寄思量。

二月漫漫雪,斋宫夜寂寥。坛场祠乙鸟,桑柘响阴枭。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还批五色诏,池上踏琼瑶。

炉煨榾柮烟容冷,酒泻茅柴春色轻。夜坐不眠人悄悄,每梢随月绕窗行。

水树风帆隐伎楼,微明远岸浊河流。也知一望堪肠断,暮雨无人在上头。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伴我绿槐阴下歇,向君红旆影前行。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兴亡何故遽环回,汤纣身为事可哀。莫是自长嫌胜己,蔽贤犹执匹夫才。

蜀才卓荦照宾筵,秀出斯文万选钱。圣主龙飞初策士,皇朝春好正朝天。丹墀独对三千字,黄甲重魁四十年。归把群书观未见,要令学业到纯全。

野际共为别,客亭芳草新。何心更执酒,满目尽伤春。今古无穷路,东西相背尘。行行复回首,不欲着鞭频。

席上芙蓉待暖,花间EC72褭还嘶。劝君不醉且无归。归去因谁惜醉。汤点CB69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

色空辨相何妨道,语默由心不碍禅。

忆郎瞥见在春郊,欢极轻将翠袖招。近觑庞儿原不是,羞生双颊晕难消。

晓出城南信杖藜,江乡小圃百花开。侑尊妓女骑驴去,顶笠僧官跃马来。几架秋千红嬝娜,数行箫管绿低徊。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

我与兹山是故人,十年相别意弥真。如何咫尺迷风雨,刚道情亲却不亲。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莫寻玄妙。我分明说破,修行关窍。战睡敌魔,忘情绝念,此是圣贤正教。饮食则定除疑,每日勤修觉照。莫差了。待无眠无睡,心方合道。别有玄和妙。炼气成神,自有金光罩。五气朝元,三花聚顶,水火运行颠倒。九阳结就还丹,射透灵台八表。功行了。向长生路上,闲游三岛。

局促洿池几岁鱼,想应日日念江湖。如今放汝非无意,亦欲天公放老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