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二首)

石壁日初上,春山风乍晴。
偶随黄犊出,闲傍绿溪行。
幽鸟淡无语,落花如有声。
回看飞瀑下,树杪白云生。

作品评述

《山居(二首)》

石壁日初上,
春山风乍晴。
偶随黄犊出,
闲傍绿溪行。
幽鸟淡无语,
落花如有声。
回看飞瀑下,
树杪白云生。

中文译文:

早晨太阳初升,
春山的风突然明朗。
我偶然跟随小黄牛出门,
悠闲地靠近绿色的溪水行走。
幽深的鸟儿无言,
落下的花瓣仿佛有声音。
回头看飞瀑从高处跌落,
白云在树梢间生长。

诗意和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李鸣鹤的《山居(二首)》。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适和宁静。诗人在山野间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第一句描述了太阳初升时,照在石壁上的景象,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第二句描绘了春山的风突然变得晴朗,给人以明朗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偶然跟随一只黄牛,悠闲地漫步在绿色的溪水旁。这里的黄牛和绿溪都象征着自然的纯真和宁静。

下半部分的描写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幽深的鸟儿没有声音,落下的花瓣却仿佛有声音。这种对比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同时也借助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使诗意更加丰富。

最后两句通过回头望去,诗人看到从高处跌落的飞瀑,以及树梢间生长的白云。这里的景象再次强调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的宁静与自在,渲染出一种恬静和谐的意境。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受,让读者沉浸其中,体味大自然的美好。

诗词推荐

子也吾尝友,天乎独异渠。仕无通籍禄,家有厚斋书。讲说来匡鼎,风骚藉子虚。争荣森窦桂,训不负蕃畲。

南园苦箸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

晨炀致烟,渤然四施。飘飘风马,彷佛来斯。祀事维清,沃之兴之。载涓载肃,罔有愧辞。

春遍西湖上,湖漪绿胜醅。惊鱼迎濑躍,斗鸭拥波来。柳已缘烟重,花仍赴暖开。侧汀烟媚篠,卧石水衔苔。岸转横杠度,川穷饮舫回。暗浮虫聿役,闲立鹭毰毸。野畔平如界,林蹊润不埃。光浮好云日,影倒静楼台。山色乘晴露,霞容著暝催。溪行凡几曲,恨乏昔人才。

他日曾休羽葆车,可怜宫寺已丘墟。云台诸将锵冠剑,却遣严光配坐隅。

颠倒一阳初起。万化混元同体。光灿射瑶宫。满堂红。*正圆明开启。上下贯穿无底。天地悉空皆空。太玄中。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馀尘。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异类潜行未光前,昂藏头角耸摩天。回途莫衬寒岸草,耕破威音那畔田。

溪园经岁不曾开,逸兴何妨候客回。春色堂堂辞我去,暑风咄咄逼人来。追凉故绕池边树,分坐时侵石上苔。皂盖归城鱼鸟乐,更延虚静独徘徊。

庾郎真好事,溪阁斩新开。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疏烟分鹭立,远霭见帆回。公退资清兴,闲吟倚槛裁。

水泛残香不可寻,更堪烟雨锁花心。祗知赐浴恩波重,未识和戎怨泪深。

白发久孤鹦鹉杯,碧梧自老凤凰台。管夷吾亦仅如许,李谪仙今安在哉。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胜暮潮来。小留只等中秋月,且放青冥万里开。

卷帘人出身如燕。烛底粉妆明艳。羯鼓初催按六么。无限春娇都上、舞裙腰。画堂深窈亲曾见。宛转楚波如怨。小立花心曲未终。一把柳丝无力、倚东风。

动足燕巢幕,投身羝触藩。惊风伤断雁,落叶悟飞鸢。汝子颇难教,吾儿全未婚。重阳归省罢,犹得对床论。

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重城柳暗东风曙,复道花明上苑春。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蘋.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

盛时陪上第,暇日会群贤。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助歌林下水,销酒雪中天。他日升沉者,无忘共此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