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兴庵壁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作品评述

《题宜兴庵壁》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拂动石头坐在小桥上,俯瞰着潺潺流水。其中松树的声音与鸟儿的鸣叫相伴,使得作者的耳朵得到了清醒和启迪。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拂动石头坐在小桥上,
俯瞰着潺潺流水。
松树的声音与鸟儿的鸣叫,
使我的耳朵焕然一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宜兴庵的景象。作者坐在一座小桥上,轻轻拂动着石头,眺望着流淌的清泚。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松树的声音和鸟儿的鸣叫相互交融,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清醒和启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中的宁静和美好。作者选择在宜兴庵这个僻静的地方,以一种淡然的姿态,与大自然亲近并感受它的美妙。拂动石头的动作与坐在小桥上的姿态,彰显出作者在这个宁静环境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意愿。流水潺潺,松声和禽鸣相伴,使作者的耳朵得到了一种清新的体验,也让他的心境更加宁静和明朗。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使得作者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心灵的净化之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与清新、修身养性的心境。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予读者以内心的舒缓和启迪。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恶石从来岂汝仇,安居无患却堪忧。不须更守庚申夜,留取三彭儆惰偷。

出郭春流十里赊,故人田舍即吾家。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忽见远交浑是梦,难期世事总如花。寻常欢笑休轻别,若计浮生信有涯。

梅花清入梦,诗骨定非常。半树原遮藓,无风也自香。篮舆冲暮雪,茅舍带晨霜。傍竹依松处,无心肯向阳。

故人昨日故乡来,春日今朝春酒开。鲑菜新盘还饤饾,莺花旧梦重徘徊。情知老至抛书册,怕见容衰掩镜台。子起为吾歌肮脏,出门一笑谩怜才。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忆在先朝日,曾沾侍从恩。鸾舆归寂寞,凤质俨生存。夕日昏阡树,春风长涧蘩。祠官如可乞,长奉泰陵园。

一纸日边裁,千山徼外开。所同惟甲子,绝异是人才。学问须传授,君家有自来。嗟余独何者,道阻乃从洄。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圣臣但攀若木枝,仙吏急索扶桑父。两炬鸡犀代烛龙,溯流犁扶夜明府。道士潜译火龙经,泾畔尺书传贵主。乍闻风鬓牧雷霆,洞庭测怆钱唐去。

过眼纷纷更问为,幽人生死况能齐。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虀。

鸡犬相闻里社同,琴书曾共客儒宫。南楼夜醉三更月,北固秋吟万里风。去鲁羡君勤采藻,游吴愧我尚飘蓬。相逢便与论心曲,莫笑依然旧阿蒙。

日日朝朝常报晓。徒人省、搜玄搜妙。孳孳为善回光照。勘破浮生,便把家缘掉。九曲明珠安九穷。丝连蚁、火光频燎。往来穿透功夫了。得赴蓬瀛,出自我金鸡叫。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始见出暘谷,忽已沈虞渊。迫促於生人,无一能永年。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道与天地准,万古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蓬莱仙构斗魁旁,递直初登汉署郎。云向城头收暝色,月从楼角放寒光。行看砌菊嗟残艳,坐对书芸袭暗香。景物过清浑不寐,素经雠罢得新章。

帝思元老付关西,公受兵符与命圭。应识疲羸须镇抚,便期愚散豫招携。汉家宫殿看龙首,秦地山川入马蹄。自愧不才多病者,空哦嘉句滞幽栖。

惠子五车书,彼富吾何慊。滔滔岁峥嵘,濯濯木荏苒。前荣悼虚夸,新懦就退敛。东邻有硕师,簦箧孰云远。斯文岂终穷,小子宜黾勉。寒檠炷老膏,此兴复清和。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萧萧烟雨九原上,白杨青松葬者谁。贵贱同一尘,死生同一指。人生在世共如此,何异浮云与流水。短歌行,短歌无穷日已倾。邺宫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风伤我情。何为不学金仙侣,一悟空王无死生。

晴著春江镜样光,扁舟来炷佛前香。山从幽处亭亭绿,日倚闲边故故长。

古昔诗客长风骚,云间野鹤鸣九皋。六丁极天十万遭,摄提执策穷牛毛。玄珠罔象谁能及,或长壮丽称雄豪。九原杀气横天高,朔风吹雪沾霜刀。衔枚束甲夜渡洮,军中壮士秉白旄。忿怒不可拔一毫,白狐几腋成一袍。东溟一钓连六鳌,二长不同各有劳。吟咏至审公讥褒,咏斋之乐真陶陶。

长记十年前,彼此玉颜云发。尊酒几番相对,乐春花秋月。而今各自困飘零,憔悴几年别。说著大家烦恼,且大家休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