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有感

气堙风贯血行迟,运用工夫了不知。
待尽生涯蚕作茧,就衰榜样发缲丝。
稍因对酒头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
更若寻思年少戏,如何不送老头皮。

作品评述

《病痰有感》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病痰对身体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年岁渐老的感慨。

这首诗词没有提供具体的中文译文,但我可以为您解读其诗意和赏析。

诗人描述了病痰对身体的困扰,以及由此带来的衰老感。他感叹自己的身体已不再年轻,气血运行缓慢,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运用自如。诗中提到"生涯蚕作茧",意味着诗人正逐渐被岁月所困扰,逐渐失去了曾经的精力和活力。

诗人接着提到自己经常因为应酬而略感头晕,行动力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旺盛。这里的"对酒头先眩"表达了他在喝酒时容易感到头晕眼花的状态。这可能是诗人暗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无法像年少时那样尽情享受欢乐。

最后两句"寻思年少戏,如何不送老头皮"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的快乐回忆的怀念。他在思考年少时的戏谑和嬉笑,不禁感叹岁月的流逝,无法阻挡头发逐渐变白的老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病痰困扰、身体衰老以及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年岁渐老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让人在回忆中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前的时光和身体的健康。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久负诗坛第一评,肯教栖凤久榛荆。西堂有梦堪追谢,北海何书可荐衡。匹马归来嗟我俗,孤鸿吟对羡君清。霜前蟹嫩新篘美,为问江头潮已生。

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

钱塘门外看新晴,舞蜨游蜂没一星。风挟断云横北巘,烟随飞雨度南屏,苏隄柳树照波绿,吴苑麦苗连地青。邂逅寻诗过岭去,鼓鞞声震浙江亭。

奕世诗书远,三刘姓字香。乡评高宿望,里社借余光。莲浦秋堂晚,松冈夜室长。典刑无复见,南望独凄凉。

烈士或爱金,爱金不为贫。义死天亦许,利生鬼亦嗔。胡为轻薄儿,使酒杀平人。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唤起窗前尚宿醒,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棍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

虚舟早已逐萍蓬,环堵依然半亩宫。勋业不劳看镜里,生涯聊复闭门中。携来茗饮仍吴饷,隔绝人烟断楚风。譬是在家禅丈室,多时未与故交通。

东风拆群植,淡荡吹芳辰。鸟鸣声已和,得气先于人。况我圣明父,奉天弘至仁。遂令六合里,万物皆生春。朝回坐斋阁,怡然乐吾真。诗章学古雅,琴调多清新。缅怀古哲王,宝贤安国民。予才虽未逮,有志当期伸。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僧窗梦后忆归耕,水涉应多半月程。幕府罢来无药价,纱巾带去有山情。夜随净渚离蛩语,早过寒潮背井行。已让辟书称抱疾,沧洲便许白髭生。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先生深住万山村,雾里云包不见痕。也被闲人知去处,芙蓉巷里木犀门。

万事问不知,山中一樽酒。扫石坐松风,绿阴满巾袖。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少食枣而齿黄,老饱盐而瘿亡。兔分月魄入犀角,蜂採华滋归蜜房。源深流长,体明用光。巍巍堂堂,炜炜煌煌。檀篆香消默无语,乌藤相伴倚绳床。

大笑能株小作丛,吐香全似酒微中。旧观但比山花白,无此枝头破颗红。

惊蛇却犬破莓苔,筇竹随公几往回。龙化葛陂应未忍,为扶衰病作陈雷。

邀欢空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一是一,二是二。头上是天,脚上是地。饥即餐兮困即睡,人人皆受如来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