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丹桂亭亭五十尺,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作品评述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刚中。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丹桂亭亭五十尺,
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
草怕早春天上寒。

译文:
红色的桂树挺拔五十尺,
一同持着玉斧前来观赏。
早在很久以前就知晓姜肱的事迹,
草木怕早春天上的寒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人崧兄弟赴漕考试的祝福和送别之情。诗人以丹桂和玉斧作为象征,形容崧兄弟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出众。诗人还提到了姜肱的故事,姜肱是宋代的名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英勇和忠诚的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草木对早春时仍有寒冷的畏惧,暗示了崧兄弟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可能会面临的困难,诗人以此寄托了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丹桂、玉斧和姜肱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崧兄弟的赞美和期待。丹桂作为高贵、纯洁的象征,凭借着崇高的品质和光彩,与玉斧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了崧兄弟的形象。姜肱的事迹则为崧兄弟树立了榜样,象征着他们在漕运考试中的勇敢和忠诚。最后两句则通过草木畏寒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崧兄弟未来道路的艰辛和挑战的关切。

整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崧兄弟的美好祝愿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所面临困难的关切。通过具象的意象和简练的文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情感和思想,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灵隐门下,不犯之令。九十日中,头正尾正。衲僧路活,脚下生烟,老僧终不学云门索饭钱。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游蚁上枯槎,归鸟

畲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井税未输兵四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

堂堂日用妙无痕,才涉织毫即是尘。照水银蟾沉夜魄,恋花香蝶醉芳魂。

今日别交旧,街泥盈尺深。极知当作恶,追恨阙相寻。笑语关幽梦,江山入苦吟。新秋才一月,留句待清砧。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瘴疠家家一洗无,更欣余润沃焦枯。花壼夜冻先除水,衣焙朝寒久覆炉。松顶积高时自堕,竹枝压重欲相扶。云开正值春风早,却看晴光满九衢。

长松落落雪霜姿,欲往欲之我所思。剥啄始知摩诘病,推敲谁话贾僧诗。可羞吾事蚊虻等,坐失先生鸡黍期。细雨断云秋晚路,此情犹有菊花知。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摇摇花,长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匀,三月来来野田好。女郎厌踏王孙园,出郊更觉春嫣然。五家蹙成锦绣谷,双鬟妙舞玳瑁筵。合欢扇裁七宝月,荫步盖簇空青天。分司自讼狂惊坐,拾遗劝我莫近前。此时摇摇绝低小,媚紫得映车閒钿。幸承踏歌罗袜暖,偶荷细摘春心怜。岂如黄土冈头

善颂堂下几生刍,{左牛右羊}{左牛右可}墓西千辆车。邑人清泪堕不已,食客行歌悲有余。家法新增小戴礼,生涯半用计然书。平生阴德知多少,势等岷峨报亦徐。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邯郸梦事岂关身?未熟黄粱迹已陈。输与乌衣老铃下,日中睡觉一颦伸。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闻君礼佛日千。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雪山上,

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城晚舟回一水香,被花恼彻只颠狂。兰膏初上修蛾绿,粉汗微消半额黄。主客琅玕情烂熳,神仙冰雪戏迷藏。谁能载妓随波去,长醉佳人锦瑟傍。

慷慨添余思,交游忆可人。时危还有虑,愁重不知春。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黄公何所见?终不事嬴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