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字字形图片

zhānㄓㄢ
  • 拼音zhān
  • 注音ㄓㄢ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部外笔画6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153313541
  • 笔顺顺序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横折钩/点/横
  • 统一码基本区 U+65C3
  • 五笔ytmy
  • 仓颉ysoby
  • 郑码syqs
  • 四角08247
  • 异体字㫋 旜 襢

“旃”字的意思

1.文言助词。“之焉”两字的合音:勉~。

2.同“毡”。

“旃”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ān ㄓㄢˉ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同“毡”。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

英语 silk banner with bent pole

德语 abgetastet, empfunden ,Filz (S)

法语 drapeau,étendard

“旃”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hān

〈名〉

(1)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

(2) 同本义 [red flag]

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说文》

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释名·释兵》

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

(3) 亦泛指旌旗

收功单于旃。——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4) 又如:旃帛(红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帜);旃戎(军旅)

(5) 毛织品。通“毡” [felt]

不知其可以为旃也。——《淮南子·齐俗》

被旃裘。——《史记·匈奴传》

旃毛并咽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旃席(毡帐);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旃车(毡篷车);旃席(毡席;毛毡)

词性变化

zhān

〈助〉

(1) 之、焉二字的合读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魏风·陟岵》。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

(2) 又如:勉旃(希望你奋发有为)

“旃”字的辞典解释

旃ㄓㄢzhān名

曲柄的旗子。《说文解字·㫃部》:「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雕玉之舆,靡鱼须之桡旃。」

泛指旗子、旌旗。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良图扫沙漠,别梦绕旌旃。」

毛织品。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史记·卷一一○·匈奴传》:「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通「毡」。

之焉二字的合读。《诗经·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人。」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