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景明的《战城南》
拼音和注音
zhàn chéng nán , jí bù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息:不停止。不用呼吸。不灭。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原诗
战城南,戢不息。朝战城南,暮哭城北。
积尸累累,肉腐鸟不食。放马泽中,雪没马腓。
沙寒草枯,不得马肥。北风夜吹,胡兵四围。
我欲上马,马瘦不驰。我欲射箭兮,硬不开。
但语城中亲,汝出收我骸。战城南,君莫悲。
猛虎啮人,翔于山垂。欲食虎肉,不避虎威。
男儿立功,横行四夷。生当公侯,死当白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