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临时舒卷事幽微,人天交集有谁知。
用处无心非即离,一声雷震动须弥。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幽微的景象和人与天之间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事物虚幻与离散性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临时舒卷事幽微,
人天交集有谁知。
用处无心非即离,
一声雷震动须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呈现了幽微之事。"临时舒卷"意味着揭示事物的真相,而这些真相通常是微妙而隐秘的。接着,诗词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够真正理解人与天之间的交融。这种交融是指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接下来的两句"用处无心非即离,一声雷震动须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虚幻性质的思考。"用处无心非即离"意味着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目的或用途,并且它们的存在并非永恒,而是暂时而短暂的。最后一句"一声雷震动须弥"通过雷的声音来描述某种突然而强烈的震动,从而暗示了世界的变幻莫测和不可预测性。

整首诗词传递了一种虚幻与离散的情感,暗示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世间事物的短暂性。作者释印肃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世界本质的探索。这首诗词通过点题而不揭示具体景物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不作画梁燕,定非幽谷莺。此心无著物,万事莫留名。

凉边未放菊花斑,莫作重阳节物看。就网买鱼风露重,推篷举酒水天宽。箭头岁月离弦易,局面功名下着难。惭愧竟陵江上叟,采菰捣黍鬓毛寒。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

萧瑟梅花垅,豪华不复还。好儿须万石,广厦剩千间。尽与诗书癖,勿令纫绮攀。传家自翁始,留笔纪池山。

惠理呼猿日,葛仙成道时。地胜人难到,去来谁得知。

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送穷不去奈穷何,山有荆榛水有波。万物得时人自老,梁鸿头白五噫歌。

行行策马出皇畿,古木霜寒独鸟飞。天上故人青眼在,蜀中诸弟素书稀。秋风故陇云连栈,夜月胡笳露满衣。白发萧萧身万里,不知别后竟何依。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天嫌太端正,神乃减风仪。饮冰俾消渴,断谷皆清羸。越僧夸艾炷,秦女隔花枝。自能论苦器,不假求良医。惊杀漳滨鬼,错与刘生随。昨日已如虎,今朝谒荀池。扬鞭入王门,四面人熙熙。青桂任霜霰,尺璧无瑕疵。回尘却惆怅,归阙难迟迟。

洛阳平昔夸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圾。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须向余春回马足,柳堤相逐踏青芜。

晚上危亭忆令威,凌虚山上悟玄机。丹成不见升腾迹,徒想当年化鹤飞。

富贵危机岂独今,且从麋鹿逐山林。只惭莫报君恩重,敢废惓惓畎亩心。

一别长安西复东,琵琶旧地已应空。当时风景归何处,须信人生是梦中。

闻君早晚趋宁化,尚有新诗别故人。试问几程端可到,还忧半载不相亲。伤心岁律峥嵘暮,解事梅花摘索新。去去冰霜频莫厌,庭闱和气即如春。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在微凉不是风。

蕊小雕琼,花明镕蜡,天交一旦俱芳。丰臞虽异,皆熨水沈香。应笑粉红堕紫,初未识、调粉涂黄。凭肩处,金钿玉珥,不数寿阳妆。思量。谁比似,酥裁笋指,蜜翦蜂房。又何须酣酒,重暖瑶觞。且放侧堆金缕,骊山冷、来浴温汤。谁题品,青枝绿萼,俱未许升堂。

三十年前接俊游,即今身世寄沧洲。俚声不办谐韶頀,暮气宁能彻斗牛?绿酒可人消永日,黄鹂多事管闲愁。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借得千岩一卷诗,吟窗尽日不停披。苍波溜雨岷峨柏,赤石封苔岣嵝碑。不是胸中横屴崱,如何笔下许瑰奇。还君此宝文房裹,应有神明为护持。

夫子声名号浙西,作成文士欲何为。达人胸次元无翳,芥子须弥我独知。

日日门前路,春风与物期。早梅纷白雪,垂柳散青丝。把酒怀情久,吟诗遣兴迟。闲来复闲往,携策谩逶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