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芹亭

眼中光景几回新,无限英雄一窖尘。
但说百年亭已老,不知曾有百年人。

作品评述

《采芹亭》是宋代方蒙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采芹亭
眼中光景几回新,
无限英雄一窖尘。
但说百年亭已老,
不知曾有百年人。

译文:
在采芹亭
眼中的景色几度更新,
无尽的英雄皆成尘土。
只说百年的亭子已经老去,
不知道是否曾有百年的人。

诗意:
《采芹亭》通过对亭子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中的采芹亭象征着人世间的一切,它见证了光景的更迭和英雄的兴衰。作者通过亭子的老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曾经辉煌的人物已经逐渐被遗忘,唯有历史的痕迹留存在亭子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的"眼中光景几回新"表明作者眼中的景色不断更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无限英雄一窖尘"表达了英雄们的兴衰命运,他们最终都化为尘土。"百年亭已老"暗示着亭子的年代久远,而"百年人"的存在却已经被遗忘。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和人事如梦的思考,展示了对历史的回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通过亭子的老去和人物的消逝,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转变。它唤起了人们对岁月流转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铭记历史,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推荐

秀岭西头凤岭东,周曹略数一千峰。商量没顿新楼处,顿著穠蓝酽紫中。一色千峰翠作围,忽然齐换紫绡衣。客来欲识楼中景,秪等金鸦浴海时。

老凤高栖雏凤飞,山林钟鼎各相宜。出门马首亭亭去,敛板胸中落落奇。颇忆浊醪过我夜,正愁碧草送君时。如何数日中年味,恰是今朝闻子规。

肯将荷政削民庐,好把宽仁答乘舆。襦袴胜夸今日富,春秋欣见有年书。门施水薤何须尔,庭卧桁杨只晏如。拟颂中和献天子,鲰生无语却踌躇。

竹奴夏日凉,脚婆冬夜燠。二物不同时,皆堪伴幽独。自吾失伉俪,一纪谁与宿。年高气血衰,日短天地肃。鱼眼夜不瞑,鸡肤冻生粟。伏枕屡展转,挟纩但拳曲。脚婆当此时,贵重如金玉。爨釜蟹眼生,汲之满皤腹。暖气所燻蒸,羸躯任伸缩。粉黛工取怜,自可荐衾褥。岂不辟沍寒,而能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名太虚辞。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

水宿聊城外,忘眠听漏声。浮烟连野白,孤月近船明。世变山河在,时移草木惊。绝怜知己少,感慨独伤情。

休推小户。看即风光暮。萸粉菊英浮碗醑。报答风光有处。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借问牛山戏马,今为谁姓池台。

腊月二十五,云门一曲新。一回闻举著,笑杀洛阳人。

两两苍髯笑杖藜,蒨裙儿女隔笆篱。斜阳鸦噪烧钱社,细雨牛眠放牧陂。酒熟十千沽玉瀣,面香三丈卷银丝。客来偶及兴亡事,说与衰翁也自知。

故国忘归懒问人,新居斫竹旋开门。菊生墙下不知节,酒滴床头初满樽。涨水骤来真有浪,浮云卷去自无根。凡心漫作颍滨传,留与他年好事孙。

北首寒犹浅,南辕暑正深。马蹄长道路,鹿性本山林。客至能相勉,愁来可独禁。功名竟何物,造化久冥心。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独立兴三叹,孤斟为十分。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休论雪窦与云峰,且看天台剑戟丛。万水千山来阁上,一花六叶现池中。谁将色界填空界,不离香风席祖风。有底妙莲谈不尽,却成赋笔与兴翁。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唯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一山几台观,群玉锡佳名。迁客品题处,高人燕坐清。池荒欠溶漾,石瘦尽峥嵘。怪怪奇奇处,山阴道上行。

昔时桐乡汉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与公家叙。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深山大泽堑劫灰,甲第名园走狐兔。飘零直见似人喜,何况乃与吾宗遇。为善本求乡里称,浩叹正坐儒冠误。出参留守入坐曹,抑亦为此微禄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