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玲珑四犯.簟痕依竹屋体》
拼音和注音
huá shèn táo shēng , dié bā chǐ shān hú , chén wèi róng z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珊瑚: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链、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滑甚桃笙,叠八尺珊瑚,尘未容渍。
展向琼铺,微砑画苔纹碎。
记否药磴春酣,沁袖角、露华浓翠。
又背人,竹影侵来,荡得月魂灵水。
慢教诗妓持蝇拂,早鱼鳞、泛上秋意。
湘江断梦谁寻雨,红凝半函残泪。
藕叶悄卷夜凉,认一般,愁烟难洗。
让玉猧、绣闼偷眠,消受汗花香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