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木

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
节高工礙手,倚壁快扶人。
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
他时俘颉利,拜赐敢忘身。

作品评述

《灵寿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木天然性,
叨名席上珍。
节高工碍手,
倚壁快扶人。
莫问西来意,
终为灶下薪。
他时俘颉利,
拜赐敢忘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名为“灵寿木”的特殊木材。诗人通过描写木材的特点和寓意,表达了对这种材料的赞美和思考。诗人认为这种木材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价值,被人珍视而放在贵重的席子上。然而,这种木材的特殊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它的节部生长得很高,给工匠的加工带来了困扰。尽管如此,这种木材却能够提供支撑和帮助,给人以安慰和扶持。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问这种木材来自何方的意义,因为它最终都会成为炉灶下的柴薪,为人们提供温暖和食物。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即使是身处高位的人也会被俘虏,此时他们会珍惜并感谢这种木材的价值,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受到的扶持和恩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灵寿木的特性和寓意,抒发了作者对这种木材的赞美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木材的描述,展示了自然的智慧和造物者的巧妙设计。木材节部的高度给工匠的加工带来了困扰,但它仍然能够提供支撑和帮助,给人以安慰和扶持。这种木材的命运也寓意着人类的命运,即使是身处高位的人也会有被俘虏的时候,此时他们会珍惜并感谢曾经给予他们扶持和恩惠的人或事物。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悟,展示了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一面见溪水,三边皆翠微。晚来虚槛外,秋近白云飞。重至恰身老,同吟感客非。灵山自如画,依旧隔斜晖。

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堧遗老笑儒冠。行军元帅来相探,折送驼峰炙一盘。

归把滩头旧钓竿,帝王只作故人看。此身合向丘林著,汉祚已如磐石安。流水雹表千古在,客星有影九天寒。到头笑杀鸱夷子,便下扁舟去也难。

两山齐起屹双阙,一岩突出刳寒月。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闻宫角。向来妙思发天蕴,突兀小亭着能稳。渔郎撑舟更何之,不信武陵眉睫近。殷勤置酒临清夜,主人不凡客殊野。酒酣烛暗月初上,却徙胡床坐岩下。疎疎林阳光半轮悬,破碎寒塘万珪璧。恐有仙人海上来,仿佛天风响环玦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气馀三五喘,花剩两三枝。话别一尊酒,相邀无后期。

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江风朝暮半晴阴,绀宇飞甍接翠岑。手摘匏瓜曾未遍,身从鸥鹭得相寻。各年舞袖云崖冷,几度桃花春水深。犹有门前旧诗句,松风万壑老龙吟。

大范今无寺,秋屏故有基。看山非不好,吊古却成悲。行役真何若,同来也未迟。题诗只恶语,差胜不题诗。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骢央,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尺巘方壶小,泓泉渤海深。陶公慈母手,抔土故人心。蓑笠不愁敝,鲦鱨何处寻。虚堂值萧瑟,犹苦百虫吟。

古人愁在吾愁里,庾信江淹可共论。孰似少陵能叹息,一身牢落识乾坤。

禄儿岂解倾唐祚,触使斯文寿两翁。蜀道至今遗旧话,湘流澈底照孤忠。摧风溜雨中兴字,转地回天克复功。人说苍崖磨向尽,不知磨尽几英雄。

九牛可倒曳,兼旬逆风里。老来砚笔衰,文思每如此。篙儿疲晚牵,赤日汗流趾。峻阪有疾圆,秃羽无纵矢。朝来日初亮,旗脚忽西指。竖帆沸群呼,劈浪轻一苇。路经百家村,鸡豚不敢市。有客访江浒,疾谈幸其起。过目不留瞬,倏忽洲渚异。一日三日程,长年抃而喜。敏者贵乘便,拙者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纤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自从嫁得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理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见,七月七日桥边渡。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著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金甲雷丁出巽宫,丹幢翠节拥灵童。五更飞去雌雄剑,一夜盐池碧水红。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若此煎炒何心肠。王都浩浩多球琅,怀珉安可争焜煌。旧朋升腾皆俊良,

霜重榆关下角鹰,水寒蒲类半成冰。马嘶部落征笳动,夜月穹庐泣李陵。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